摘 要:全面造價管理是由美國工程造價管理界推出的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介紹全面造價管理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研究全面造價管理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工程項目中應用全面造價管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全面造價管理;問題分析;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3-0023-02
一、全面造價管理的基本理論
1.全面造價管理的概念
全面造價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TCM)是由美國造價工程師協會(現更名為國際全面造價管理促進會)會長理查德·威斯特尼于1991年在AACE年會上提出的,全面造價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專業的、技術的專長與方法去計劃和控制資源、造價、利潤和風險。這是最初全面造價管理的定義,由定義可知其包含了全過程造價管理,其涉及工程項目的各個方面。之后,學者對該定義進行了深度研究給出了現在使用的全面造價管理的概念:全面造價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去計劃和控制資源、造價、盈利和風險。
2.全面造價管理的理論構成
全面造價管理理論由全過程造價管理、全要素造價管理、全風險造價管理和全團隊造價管理四部分構成。全過程造價管理針對工程項目的階段性而言,工程項目可以分解為各個階段,每階段都消耗不同的資源形成費用,即各階段的造價,通過對各階段造價的管理實現對工程項目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工期、質量和造價是影響工程項目造價的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全面造價管理是對三個要素的全面集成管理。工程項目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可能給工程項目帶來風險,從而導致造價的波動,所以通過全風險造價管理對風險進行控制。工程項目的利益相關體很多,利益相關體的團隊合作是全面造價的前提,是各方的一種合作體現,即全團隊造價管理。
二、工程項目全面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1.決策階段造價未受到足夠重視
決策階段形成的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投資估算都是其主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單位決策的重要造價依據。目前決策階段造價管理的投入較少,但其影響總投資的比例最高。往往建設單位忽略了該階段的造價管理和控制,直接導致投資估算不準確,概算超估算的現象嚴重。
2.設計階段重技術輕經濟
設計單位在進行工程項目設計時,往往從技術角度出發,目前中國設計單位的技術設計水平不比國外設計單位差,但中國設計單位往往不重視造價,不做經濟分析,都以技術為主經濟為輔,不考慮經濟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直接導致設計水平高,造價更高的狀況,使設計階段的造價失控。
3.招投標階段違規現象多
圍標、串標、陪標等違規現象在招投標階段屢見不鮮,這一方面是由于招投標市場的不完善,導致投標人有空檔可鉆,另一方面是招標人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盲目進入市場招標,這就導致招標未達到條件時就已開始招標,其在評標中不可控因素就多,就不能擇優選擇,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索賠和工程變更使造價不可控。
三、工程項目全面造價管理的改進措施
1.重視決策階段造價管理工作
做好決策階段投資估算的編制工作,收集準確、可靠的前期資料,基于此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工程項目在經濟、技術和社會可行性做全面的分析,經濟上對投資總額進行估計,為決策者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投資估算是工程項目前期的造價文件,其數額準確與否對整個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來說十分重要。
2.技術與經濟并重的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一般包括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階段設計),初步設計形成概算文件,施工圖設計形成施工圖預算文件。概預算文件對工程項目總投資影響的可能性在90%以上,很顯然設計階段是全面造價控制的重點。通過招投標、限額設計等手段提高設計階段造價的準確性,通過招標加大設計單位的競爭,擇優選擇,強調造價的重要性;推行限額設計,要求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深化提高技術水平降低造價,使概算在投資估算的范圍內,預算在概算的范圍內。
3.規范招投標行為
工程項目招標引入了競爭機制,為選擇優秀的施工企業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目前中國的招標的法律法規制度相對比較完善,但市場執行起來還是有人為的漏洞,為杜絕此類現象發生,應完善招標制度,建立工程項目施工相關企業的誠信機制。招標過程中應嚴格遵照“量價分離”的原則,招標方承擔工程量的責任,投標方承擔價格的責任,規范化招標,公平公正地競爭。
參考文獻:
[1] 李丹.工程項目全面造價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09.
[2] 姚遠,雒蕓慧,趙寧,李娜.基于價值工程的工程項目評標方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21).
[3] 張友全,陳起俊.工程造價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
[4] 沈艷麗.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控制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10).[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