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華
【關鍵詞】初中英語 差異教學 教學目標 教學方案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1A-
0105-01
差異教學是一種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模式,致力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差異教學在關注學生共性的同時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力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它是一種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模式。在此,筆者在結合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差異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一、制定有差異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期望學習者通過學習活動所能達到的預期標準。因此,教學目標非常重要,它不僅直接體現教師的教學目的,也決定著學習的內容、方法和方式。鑒于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差異教學時也應關注教學目標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發揮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如考慮學生當前的基礎水平(包括知識發展水平、認知發展水平、潛在發展水平等)。根據學生的基礎狀況,教學目標可以在一個有彈性的區間內呈現有層次的變化。教學目標可以分為基本性目標(針對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學困生)、提高性目標(針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的中等生)、挑戰性目標(針對知識掌握得比較好的學優生)。
例如,教學人教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6 It s raining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教學目標。(1)基礎性教學目標:能根據圖片說話,掌握與雨有關的詞匯;以問答的形式,熟練說出詢問某地是否有雨或者描繪有雨天氣的句型。(2)提高性教學目標:能夠整合所學知識,在真實的語境中,用英語詢問或者描述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并表達自己的觀點。(3)挑戰性教學目標:模仿電視節目主持人,用英語播報各地的天氣情況,并且用英語介紹有關雨的詩歌、歌曲等。
二、設計優化個體學習的教學方案
差異教學要求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是照顧學生個體差異的必然要求。為此,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設計能優化個體學習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應該考慮到學困生、中等生和學優生。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困生,教師應采用直觀型的教學模式,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同伴的幫助下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對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分析、檢索和鑒別事情的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案應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知識技能,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教學人教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6 Its raining時,為了兼顧學困生、中等生和學優生,教師可以設置三個教學環節。第一個教學環節是“語言輸入”,即開展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觀看內容豐富的影音材料,聽與雨有關的音樂。第二個教學環節是“語言聚焦”,要求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用英語討論和交流有關雨的小故事。第三個教學環節是“語言輸出”,教師先讓學生在網上搜集有關雨的資料,然后模仿電視節目主持人播報有關雨的資訊。在“語言輸入”環節中,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環境中接觸英語單詞,并讓學生觀察圖片和說出有關于雨的英語單詞,從而完成基礎性教學目標的第一步;在“語言聚焦”環節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討論雨的故事,完成基礎性教學目標的第二步和提高性教學目標;在“語言輸出”環節中,達成挑戰性教學目標。這種優化個體學習的教學方案,能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均獲得發展,有利于有差異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建立多元化、有差異的評價機制
教師應該建立一個多元化、有差異的評價機制,既注重對過程的評價,也注重對結果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實現評價的公平性、平等性。筆者認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應包括教師評價、小組成員互評、學生自評等。
例如,教學人教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6 It s raining時,教師可以設計課堂表現記錄表。記錄表中的評價內容包括學生聽課的興趣、聽課的態度、在小組討論中的參與情況、思想集中的程度等,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對于學優生,教師應該對其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速度提出要求;對于學困生,教師應該多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和激發學習興趣。這樣評價學生,注重對過程和結果的評價,體現了平等性和公平性,發揮了激勵性評價的積極作用。
總之,差異教學是一種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根據教學需要開展差異教學,以達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