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長
摘 要:我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而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很多學校開的體育課都是虛有其名,要么沒有體育老師好好教,要么就是打著體育課的幌子上其他課。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覺得良好的身體素質對一個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而要想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體育鍛煉是不能少的。就小學體育鍛煉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帶來的影響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教育;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一、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鍛煉的原因
1.很多人功成名就卻沒有機會去享受。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在社會上拼搏、積累了巨額財富,但是當他們準備去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允許自己再繼續活躍。他們只能一直跟醫院打交道,人們這時才發現自己以前的努力全都是沒有意義的。人們開始后悔為什么在年輕的時候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什么不多鍛煉、多運動。
2.響應國家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號召。隨著我國申奧的成功,國家就開始號召全民運動,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就表示著我國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說明我國正在朝著更好的目標前進。
3.人們已經意識到身體才是最重要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維觀念也在漸漸地發生著改變,人們由以前的吃飽到現在的吃好,當然還有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視。
4.身體健康的人可以更好地體會生活。一個人身體好的話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每天都會有很好的精神狀態。而身體不好的那些人只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決定自己的活動。
二、小學生的體育訓練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1.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毫無疑問只要進行體育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一定會跟著提高。通過訓練,正在發育期的小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育。通過體育鍛煉,小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彈跳力以及心肺功能。除此之外,體育鍛煉對小學生的體型保持也有很大的幫助,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就不容易變胖。
2.讓學生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體育教師在給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們養成熱愛鍛煉的習慣。這樣小學生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就會主動去鍛煉自己的身體,等到他們長大之后就會有很好的身體素質了。
3.培養學生對運動的熱愛,從而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小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會接觸到一些運動項目,接觸到這些運動項目讓學生從小就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運動也是一種鍛煉,學生有自己喜歡的運動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做這項運動,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
三、小學生體育訓練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可以讓小學生更加陽光有活力。小學生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活動自己的身體,運用自己的身體器官來奔跑或者跳躍。
而做這些動作會讓一個人看起來充滿活力,而在體育訓練中的歡呼和大笑也會讓小學生的心理變得開朗。
2.可以讓小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合作。在體育鍛煉的時候有些活動是需要同學們合作來完成的。在這些活動中小學生必須找到自己的搭檔來進行游戲,而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就會慢慢地學會如何與人溝通交流以及互相合作。
3.養成運動的愛好,避免不好的習慣。小學生養成了熱愛運動的習慣之后,在他們有空的時候就會去鍛煉身體或者做自己喜歡的運動,這可以避免學生在沒事的時候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
沉迷于網絡游戲等。因此,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小學生的生活更加健康,心理自然也會更加健康。
4.鍛煉學生的耐力以及榮譽感。體育的精神就是追求更加優秀的成績,而想要做得更好就需要自己付出相應的努力,這對學生的耐力以及吃苦能力都是一種鍛煉。而在競技體育中還包含著榮譽感以及責任感,學生如果參加體育運動的話也會被影響從而養成很好的榮譽感以及責任感。
四、對小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1.要先從簡單的東西開始教。小學生的身體和心智都還在發展時期,所以教授他們的東西一定要簡單易懂,這樣他們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可以先由體操入手,體操不僅簡單易學還能鍛煉小學生的身體。體操還可以作為一個熱身運動,在做其他活動之前,可以先由體操入手,避免小學生在運動的時候出現問題。
2.以游戲的方式來讓學生愛上運動。愛動好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老師可以利用這個天性進行體育訓練,游戲就是很好的一個方法。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接力跑,勝利的一組會有獎品,這樣學生就會對游戲產生興趣了。
3.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會交流和合作。交流和合作能力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體育老師也要注意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老師要多讓學生進行一些需要溝通、合作的運動或者游戲,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交流和合作。
從小學生開始進行體育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但會對學生的身體帶來很好的幫助,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所以,希望社會和學校給予足夠的重視,讓我國學生的國民素質以及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彭蕾.體育訓練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
[3]趙翠蓮.淺談體育課程改革與學生的身體健康[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