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希民
摘 要: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急需大量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就以培養這樣的人才為目的,必須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建立完善的實踐指導隊伍。高職院校實踐指導隊伍的構成當中除了專業教師以外,還應包括實驗員、實習工廠(車間)的師傅。而這三個隊伍的現狀都有令人堪憂的地方。該文針對三個隊伍的現狀提出了可行性建議:一是高職院校要配備足夠的專職實驗員,輔以兼職實驗員;二是高職院校要引進企業的“大師傅”,加強對校內工人師傅的培養;三是高職院校要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和外聘專兼職教師。
關鍵詞:高職院校 實踐指導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168-01
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急需大量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據相關統計,中國制造業僅高級技工的缺口就達400余萬人[1]。這樣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實踐技能的鍛煉。高職院校就以培養這樣的人才為目的,所以必須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建立完善的實踐指導隊伍。
那么高職院校應該如何構建一支完善的實踐指導隊伍呢?該文從高職院校實踐指導隊伍的構成入手,提出可行性建議,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建立實踐指導隊伍提供參考。
1 高職院校實踐指導隊伍的構成
很多專家學者提到高職院校實踐指導的時候,通常都強調專業教師。但該文認為,除了專業教師以外,還應包括實驗員、實習工廠(車間)的師傅。因為高職院校的實踐環節主要包括實訓、實習和實驗等環節,而這些環節都是既需要專業教師指導,也需要實驗員或工廠師傅參與的。比如,生化類專業的實驗、實習和實訓就需要實驗員的參與,至少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制造類專業實習、實訓就需要工廠師傅的參與。
2 高職院校實踐指導隊伍的現狀
不管是實驗員隊伍,還是實習工廠師傅隊伍,甚至專業教師隊伍,其現狀都有令人堪憂的地方。
2.1 實驗員隊伍的現狀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實驗員隊伍主要包括專職實驗員和兼職實驗員。他們既要承擔管理實驗室的職責,也要為實驗課做好準備工作,必要的時候,還要指導學生做實驗。他們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專職實驗員偏少、年齡較大,且工資較低、待遇較差,導致實驗室缺乏管理,只好配備年輕的專業教師充當兼職實驗員,可年輕人缺少經驗,不能很好的管理實驗室和指導學生實踐。
2.2 實習工廠師傅隊伍的現狀
目前,開設制造類專業的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設有校內的實習工廠或車間,以供學生進行短期的實習、實訓。但這樣的實習工廠或車間里師傅的素質和技能卻參差不齊,有的只是普通工人,有的是退役士兵轉業為工人,大多專業素養差,實踐能力不強,缺乏有豐富經驗并技能熟練的“大師傅”,青黃不接,后繼無人。而從校外引進這樣的“大師傅”需要完善的機制和充足的資金,很難辦到。
2.3 專業教師隊伍的現狀
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時,既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也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真正的動手操作能力。但不少高職院校都缺乏能夠完全勝任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訓和指導的“雙師型”教師。因為多數專業課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都是從大學畢業就到高職院校講課,理論水平本身就不高,更缺乏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有的老師即使獲得了資格證書,也大多沒有實踐經歷,不能完全勝任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培訓和指導的工作[2]。
3 構建高職院校實踐指導隊伍的建議
為更好的構建實踐指導隊伍,有效地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和鍛煉,提出如下建議。
3.1 高職院校要配備足夠的專職實驗員,輔以兼職實驗員
為加強實驗室管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同時也保證學生安全,避免發生事故,高職院校應該配備足夠的專職實驗員,再由年輕的專業教師作為兼職實驗員進行輔助。
那么,如何來保證有足夠的專職實驗員呢?除了在招聘計劃中予以考慮以外,還要提高專職實驗員的工資和待遇,比如參考教師的課時費標準,規定專職教師每參與一次實驗教學,另外給予一定的補貼,要保證必要的防護措施。這樣,專職實驗員才能安心于本職工作,不會想著去轉行。
3.2 高職院校要引進企業的“大師傅”,加強對校內工人師傅的培養
為解決工人師傅素質參差不齊、青黃不接、后繼無人的問題,高職院校應從企業引進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大師傅”,加強實踐指導隊伍。如何才能更好地引進這些“大師傅”呢?首先,高職院校要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工資待遇,完善工廠建設。因為這樣的“大師傅”肯定是不愁工作的,工資待遇也會較高,如果高職院校想要引進專職的“大師傅”,工資待遇上不去、工作環境不好,不可能吸引來真正的“大師傅”,除非利用“大師傅”休息或閑暇時間,聘請過來做兼職,但時間上恐怕不好安排。其次,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該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與企業組織共同為高職院校搭建熟練技術工人到校指導學生實踐的平臺。
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加強校內工人師傅的培養,以老帶新,以技術熟練者帶技術不熟練者,促使年輕的工人師傅和技術不熟練的工人師傅盡快成長起來。
3.3 高職院校要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和外聘專兼職教師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更應注重實踐性,要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和外聘專兼職教師,形成教師隊伍特色。
一是國家支持。根據2011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文件精神,國家計劃從2011年到2015年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素質,尤其是大批培養“雙師型”教師和外聘專兼職教師。吉林省在2012年已經完成培訓任務1750人,根據《吉林省高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與教學能力提高規劃(2011—2015)》和《吉林省高等職業院校兼職教師推進項目計劃》文件要求,還要組織1200名高等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開展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和教育理論與教學能力培訓。
二是學校鼓勵。通過報銷學費、培訓費等方式鼓勵內部教師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并進行在職學歷深造;通過支出較高的課時費向社會尤其是企業外聘經驗豐富的專兼職教師。美國社區學院師資隊伍中實踐性教師的比例,也是通過向企業或社會外聘來保證的[3]。相對于招聘正式教師所支出的費用,還是大為節約的[4]。
這樣,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會大幅提高,隊伍結構也更加合理,能夠開設更多的實踐課,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能力。
總之,高職院校要想通過實踐環節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就必須構建好實踐指導隊伍,不僅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外聘專兼職教師,組建專業教師隊伍,還要注重實驗員和實習工廠師傅隊伍的建設,尤其要注重招聘專職實驗員和引進“大師傅”。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實踐。
參考文獻
[1] 徐博.中國一季度招工求職“兩難”依然突出[DB/OL].(2012-04-07)[2012-07-2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4/07/c_111748464.htm.
[2] 胡思旭.職教模式你是否別無選擇[J].教育與職業,2006(1):83.
[3] Arthur. M. Cohen.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M].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6:36.
[4] 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05-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