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穎
摘 要:現代職業教育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本文論述了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解,并介紹了同煤集團技師學院實行現代中職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情況,為提高同煤集團技師學院的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提出了幾點改進的思考,僅供中職院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參考。
關鍵詞:中職教育 教學模式 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c)-0138-01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職業教育對中職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煤技師學院作為一所中職院校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1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理解
(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開展職業教育是一種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是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學資源和教育環境,采用課堂教學和學生在生產現場參加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校企合作主要體現在:培養計劃校企共定、教學資源校企共享、教學過程校企共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共融等方面的合作。校企合作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發揮企業和學校兩方面的人才優勢,共同作用于學生,促進校企雙方共同發展,實現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標。
(2)工學結合。工學結合是中職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工”即工作,指學生在企業實踐,或作為企業員工的一員進行相關專業的崗位技能實習,在工作中培養職業素質和提高技能;“學”即學習,指學生在學校進行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以及人文素質培養。
工學結合就是在人才培養方式和途徑上實現了理論和實踐一體化,實質就是讓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穿插體驗職業性的教學情境,再將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再帶回學校繼續學習和消化,為頂崗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強調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的不同教育資源,將課堂的理論學習與企業的崗位操作緊密結合,使學生在學習期間既要在學校接受與職業相關的理論教育,又要在實訓基地進行相應的職業技能的訓練,還要到企業參加生產性工作。這主要突出了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培養受企業歡迎且實用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3)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綜合和檢驗。不同于普通實習實訓,頂崗實習需要完全履行其崗位的全部職責。同煤技師學院頂崗實習安排在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年,這是符合教育規律的。
(4)“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三者的關系。“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與“頂崗實習”三者是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三者統一于人才培養的實踐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校企合作這個平臺,工學結合將失去前提和基礎,“工”與“學”將無法“結合”,人才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工學結合是校企合作的出發點和本質,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實現“工”與“學”的結合。頂崗實習是工學結合的綜合和提升,是校企合作的檢驗,是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對企業來說則是校企合作的收獲季節,是選用員工的絕佳良機。
2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的實踐
同煤技師學院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工作的重點,先后建立了9礦8公司共17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可進行煤礦生產工藝、煤礦生產設備的制造及檢修和現代工業生產線流程等內容的實訓課題,學生實習率達到100%。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教學模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不但鍛煉了崗位技能,提高了現代職業技能,而且現代職業素養也得到培養,如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得到合作企業的好評,真正做到了校企共贏。
3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的思考
3.1 要激發企業的積極性
欲建立長效的實習機制,校企合作是前提和關鍵。因此,中職院校要積極尋求“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教學模式下學校與企業利益的契合點,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實現學校育人與企業發展的雙贏。
3.2 促進中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
中職院校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有針對性地設置和調整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改革課程體系,使其更加貼近企業需求,學生進入企業后能夠勝任工作。這樣頂崗實習才能使學生學到真正的技能,同時實習單位也才可能從中發現可用之才,實現了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一體化,促進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的進一步提高與完善。
3.3 構建科學的評價標準和多元的評價體系
成立有行業、企業成員參加的專業建設指導組,由行業、企業與學校共同制定專業培養目標與學生評價標準,使培養出的學生更能適應企業需要。因此,學校在制定學生實訓成績的評價體系時,也應積極爭取得到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與學校的評價體系相結合,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科學的評價標準和多元的評價體系,這樣也有利于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成才。
4 結語
該文論述了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解,通過同煤技師學院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的實踐,并對實踐中需要完善的問題進行了論述,為中職院校更好地提高現代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