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明


摘 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黨和政府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體現了黨的惠民、便民、利民的執政理念。新農合實施使定點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到明顯提升,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更讓新農合與醫院的發展實現雙贏,新農合給縣級醫院運營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新農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醫院;運營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6-0043-02
太湖縣是地處大別山南麓的貧困縣,全縣總人口5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0.18萬人,2014年新農合參合59.79萬人,參合率99.23%。我院是全縣最大的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的順利實施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切實的利益,參合農民真正成為新農合政策的受益者和擁護者;同時新農合也為縣級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醫院的業務總收入呈逐年增長的態勢,醫療服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明顯提升。
一、新農合實施與醫院經濟效益的關聯
(一)基本數據
(二)數據分析
從表1數據分析:與2009年相比,2013年醫院業務總收入增長了87.7%,年平均增長17 %;其中新農合住院收入增長了102.3%,年均增長19.3%;補償人次增加了64%,年均增長 13.2 %;次均費用年均增長5%;補償比逐年提高,2013年補償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2013年次均費用是3 409元,人均費用低于全省平均629元(全省縣醫院的平均費用4 038元);相當于醫院一年就給住院患者減少醫療支出835萬元。從2009年起,我院新農合次均費用一直控制在全省縣級醫院平均水平以下,達到了省新農合辦的考核要求(次均費用季度環比漲幅不超過3%,同比漲幅不超過10%)。
從下頁表2分析:2012年12月15日開始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醫院減少的藥品加成收入通過醫保、新農合基金支付;其中新農合的基金支付補償辦法參照參合患者出院人次數的N倍實行總人次數控制及總額控制,N值實行每季度確定或調整(N值是指縣級醫院某季度參合住院病人的人均藥費和材料費與上年度同期該院數據相比下降百分點÷2)。
我院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人均藥品費、材料費都同比下降,降幅都在12%以上。雖然住院人均藥材費降低了,但由于醫院住院人次增加,總收入反增長了311萬元,增長率6.5%。
二、新農合實施與醫院社會效益的關聯
門診及出院患者滿意度調查:
(1)調查對象和方式:我院對今年8月、9月份門診及住院病人采取調查問卷形式,由護士發給患者一張“三好一滿意”調查表,患者或家屬將填好的調查表投入到封閉箱中,月底開箱統計并通報。
(2)調查內容:重點調查醫療服務、醫療質量、醫德等十二個方面的問題,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收到有效調查問卷1254份,新農合患者占95.5%,涵蓋全院各病區,有較好的代表性。
調查結果顯示對醫院醫療服務及新農合結算方便程度滿意占93.4%,較滿意占5.8%,不滿意僅占0.8%,醫院形象比過去有較大的改觀,總體滿意度逐步提高。2013年醫院以滿意的成績完成了二甲醫院復審工作。
三、結論
(一)新農合政策是醫院運營風向標
1.新農合實施對醫院收入的影響。新農合實施以來,隨著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的逐年遞增,醫院的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有著顯著增長;2013年我院在新住院大樓在建、病床緊張的特殊情況下,住院人次同比增長了380人次,藥占比36.3%,比去年同期下降6個百分點。醫院收入結構得到調整,改變了過去“以藥養醫”的狀況,提高了醫院收入含金量。次均費用的漲幅控制和補償比的提高給老百姓帶來切實的利益,參合患者的費用負擔得到減輕。
2.新農合政策引導醫院控制人均“三費”。新農合門診及住院診察費補償辦法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的人均藥費、材料費、檢查費(2014年的新農合基金補償考核辦法中加入了檢查費,簡稱“三費”),醫院給各病區下達次均費用指標和“三費”指標,把各病區的費用指標與科室、個人績效關聯的獎懲機制取得了顯著實效,住院患者的“三費”顯著降低。
3.新農合擴大按病種付費病種范圍,由原來的20個病種擴大到33個,基本涵蓋縣級醫院的常見病、多發病。我院的按病種付費結算病例占新農合出院患者的20%以上,患者平均自付費用占總費用的25%,自付費用減少16.4個百分點,住院費用負擔更加減輕,參合農民真正得到了新農合帶來的實惠。
(二)新農合政策促進醫院良性發展
一是提高認識,改變觀念:新農合政策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民生民心工程,醫院是落實新農合政策這項民生大計的承載者,醫護人員意識到作為新農合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必須站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從病人角度出發,多為病人思考,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實現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
二是加強醫院管理,強化制度建設,提高病人滿意度:建立健全新農合內部管理組織及相關制度,在醫院醒目位置懸掛新農合標識和新農合參合農民醫藥費用補償流程圖,公示醫院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在住院結算大廳設置費用電子自助查詢,接受群眾監督。簡化就醫流程、減少病人排隊等候時間,種種便民措施,深得廣大參合農民的好評,醫療服務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反響度。
三是規范醫療行為,嚴格治理辦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利用計算機網絡監控住院患者的均次費用、藥費占比、材料費和檢查費等指標,實時審核醫囑,避免過度醫療行為,每月自查自控,落實獎罰制度,控制新農合次均費用,讓廣大農民得實惠。
四是加快了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更好地服務于新農合:為實現新農合信息平臺的無縫對接,醫院自行投資更新醫院HIS系統,開辟了新農合病人就醫綠色通道,病人從門診到住院享受到便捷的一卡通服務。借助新農合實施平臺,不斷加強醫院管理,醫院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態度進一步改善。
參考文獻:
[1] 侯新元,劉曉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我院運營的影響[C].第一屆全國醫院醫保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10.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