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剛
【關鍵詞】 物理教學;難點;突破;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4—0108—01
教學難點指的是學生難于理解和掌握、教師感到難以處理的內容,而這些難點大部分又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也是教學中的重點。所以,突破難點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學難點的形成,有的是由于知識內容本身的性質(如教材原因)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學生思維和心理障礙(學生認識和接受能力的限制)造成的,還有的是由于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不當造成的。不難看出,教學難點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而確定的。物理教學中要突破教學難點,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優化教學方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突破教學難點談幾點認識。
一、用實驗法來突破難點
在物理課本中有許多定律和公式非常抽象,給學生理解帶來了很大困難。而利用實驗,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為直觀的操作,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例如,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對于不受外力時靜止的物體會保持靜止狀態比較容易理解,但后者比較抽象,就比較難以理解。為此,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小實驗:讓一個小球從斜面的同一個高度上滑下,分別在粗布、毛巾、玻璃板上滑行,比較分析推理,此問題便迎刃而解。通過這個小實驗,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理解得更加透徹了。
二、利用多媒體來突破難點
緊緊抓住教材的重、難點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許多物理概念、規律因為太抽象,而又無法用實驗完全演示,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如果只憑教師的描述與講解,往往花費很大力氣,而效果還并不明顯。利用多媒體教學,既能展示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場景,又能設置一些教學懸念,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抓住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比如,教學“晶體熔化”一課,由于實驗現象不明顯,故而熔化的條件與特點是這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筆者利用flash或者 powerpoint設計一個多媒體動畫教學課件,使學生在關鍵的溫度注意觀察,也注意觀察加熱情況,并思考:什么時候開始熔化,要想熔化必須怎么樣?學生認真觀察,熱烈討論,最終得出熔化的條件與特點。
三、通過有針對性的選題來突破教學難點
選題很重要,教師應帶著問題去找習題、編習題。只要從每一個練習中得到一點收獲,一點啟發,對初學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促進,一個鼓舞,對培養興趣、打好基礎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有時幾個練習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識點,教師要善于分析、歸納,從而促使學生對知識點全面深入理解。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確或者認識不全面,教師就要設計有針對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選題不要運算太復雜,綜合性太強,否則會影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四、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入手突破難點
學生往往由于總結、歸納能力較差,對問題中的知識點認識不全面,分析不透徹,使某些知識成為教學難點。因此,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是突破教學難點的途徑之一。
比如,關于“電阻”的問題,盡管比較簡單,但歸納起來內容也很豐富。這些有關電阻的問題,教師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練習、總結才能熟練掌握。
要強調的一點是:對難點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書本,要把書中的有關內容吃透,把書中知識拓展開,把抽象的東西用練習具體化,在練習過程中加深理解,又在具體的練習中通過總結、歸納升華,這樣才能做到對重、難知識點的全面認識和徹底掌握。
五、從實際生活中入手突破難點
不少學生學習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抓住實質性的根本,對教學內容理解不夠透徹。筆者認為,從生活實際入手,是突破難點的有效策略。
例如,在“電學”中,能夠得到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切割磁感線”就是關鍵,又是其實質的地方。記住不難,但有些學生不理解什么叫切割。教師可以列舉割麥子的例子,每一株小麥就像是磁感線,部分導體就像鐮刀,只有鐮刀和麥稈垂直時或者是存在一定的角度,才能夠割斷小麥。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