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關鍵詞】 作文教學;日記;觀察;即興;計劃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4—0087—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一教學理念毋庸置疑是新穎和必要的,但要落到實處卻是寫作教學的一大難題。那么,教師怎樣才能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作文經驗,降低作文難度呢?筆者認為,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一、想寫就寫
學生之所以不想動手寫或動手寫不出東西,主要是因為缺乏習作的興趣,把習作想成是天大的難事,給自己設置了許多障礙,把問題復雜化了。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每天寫一句話或一段話。比如,這堂課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或者受到什么啟示,拿出日記本立刻寫下來。又如,受到委屈或者想和老師說點什么等等,都可以寫在日記本上。總的來說,就是把日記本當成知己,不限內容,不求文體,任意發揮,只要用最直白的方式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即可。長此以往,學生便能愿意寫、喜歡寫,不再把寫日記當成一種負擔,并逐漸萌生寫作欲望。
為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多觀察周圍的生活,把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發生的事,以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在日記本上。這樣放手讓學生去寫,靈活自由,內容廣泛,形式不拘一格,學生沒有壓力,樂于接受,既練了筆,又為作文積累了素材,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寫厚厚的一本日記。通過寫日記的形式,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掌握了一般寫作文的門道。
二、即興而寫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速度和寫作能力,教師應給學生創設寫作情境,要求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景即興寫作。這樣的日記雖然在內容上有可能千篇一律,但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效率。如,語文課上的一次辯論賽,體育達標測試賽等,都可以要求學生寫在日記本上。這些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學生會觀察得比較仔細,寫日記時能夠做到有話可說。這種即興的寫作方法,真正抓住了學生心理情緒的沸點,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有吸引力,能夠有感而發,有事可敘,有情可抒,既增加了寫作素材,又訓練了觀察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堅持寫日記讓學生有機會去寫自己身邊的瑣事,大膽地寫,不受約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有什么就寫什么。這樣,學生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心里有話就會寫練筆作文,而練筆作文不給題目,學生有什么感慨都會寫下來,難度就降低了。
三、有計劃地寫
當日記這種形式被學生逐漸掌握以后,教師就應把學生的泛泛寫作納入系統的訓練。寫作離不開生活,要學會寫作,首先要關注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生活豐富,寫作之源才不會枯竭。
1.采取先“零”后“整”的方法。如,這個星期要完成一篇寫動物的作文,就安排學生去觀察動物,包括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表情動作等,每天只寫一個方面,最后對前面的內容做總結,篩選糅合成完整的作文。
2.有目的地規定觀察范圍,讓學生自由選材。如,寫《我是小小推銷員》這篇作文前,先要求學生準備一件物品,可以是生活用品、學習用具等,認真觀察,了解它的外觀、功能及用途等,在班里開展一次產品推銷活動,讓學生發揮各自的才能,推銷自己的產品,然后把過程寫成日記。這樣有計劃地觀察,有目的練習,把學生的新鮮感和寫作能力結合起來,解決了學生寫起文章來雜亂無章、丟三落四的難題。
綜上所述,日記是作文的一種體現形式,教師在習作教學中,沒必要把習作的目的和要求過于形式化、規范化。習作最大的作用是將生活中的語言書面化,怎么說就怎么寫,怎么想就怎么寫,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用最樸實、最自然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過于強調寫作技巧,讓學生望而生畏。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熱愛、學會觀察、學會感悟,通過寫日記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