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玲珠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針對學生進行的一系列聽、說、讀、寫的綜合性訓練,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習作也是小學語文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通常習作都是和閱讀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在閱讀課上進行習作“漫步”,讓學生在閱讀課上舒緩、生動地進行有感習作。首先,簡要敘述了小學閱讀和習作的關系,然后,指出了小學閱讀課對學生習作的重要性和意義,最后,對如何在小學閱讀課上進行習作“漫步”提出了幾點建議,對于研究小學閱讀和習作的有效性結合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習作教學;讀寫結合
一、小學閱讀課進行學生習作“漫步”的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需要將讀和寫聯系起來,相互配合,共同為學生的習作教學服務。在閱讀課上,讓學生進行習作的“漫步”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習作的視野,掌握了相關的習作知識,積累了豐富的習作材料,更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知識遷移能力大大增強。因此,在小學閱讀課上進行學生的習作“漫步”很有必要,筆者將其重要性及意義總結為以下三點:
1.小學閱讀可以積累學生的詞匯,準確表達學生的思想情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詞語的積累和運用能力都高度重視,近年來,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制上就體現了學生積累和運用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平時如果不注重積累,在習作中就會缺乏對語句進行修飾的詞匯,這樣就無法準確地表情達意,濫用詞語、生造詞語,最后影響到文章的表達效果。
2.小學閱讀可以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小學閱讀課為學生提供了運用各類詞匯能力的有利機會,是學生進行詞匯收集的最好時機,在習作中就能夠自如地進行語言表達,從而準確地表達思想情感,使文章更真實、細膩。
3.小學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習作的思路和組織能力
當然,習作不是各類詞匯的堆積和仿寫,而是學生對自己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進行相關材料的組織,對自己要寫的文章內容進行整體繪畫和布局,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首尾貫通,這樣的文章才能算是一篇優秀的作文。閱讀課更是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學生閱讀優秀的文章,熟悉各類結構層次的劃分和布局,在習作過程中才不至于出現結構混亂、通篇不連貫的問題。
二、如何在小學閱讀課上進行習作“漫步”
1.創設舒緩的自作“漫步”
小學生的閱讀課應該是一個緩慢而有效的課堂,在閱讀課上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給學生創設一個緩慢而又高效的自作環境是教師的職責,更是學生的需要。在閱讀課上積累學生的習作素材,一般情況下應該選擇優秀文章或是范文,如,讓學生進行仿寫、改寫、續寫、擴寫練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在閱讀課上進行習作的“漫步”。
2.創設生趣的習作“漫步”
所謂“漫步”,就是自由、靈動地進行習作,并且在習作的過程中要有生趣,因此,在閱讀課上,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生趣的“漫步”,使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主動地進行習作,表達真情實感。如,讓學生閱讀語言和情節都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然后,讓學生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表達自身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中感受習作“漫步”的生動和有趣。如,在《母雞》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體會整篇文章的生動和有趣,繼而讓學生逐個感受作者在語言運用上的靈活和生動,教師可以賞析“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削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這種句子,讓學生從作者忍俊不禁的描寫中入手,讓學生進行仿寫和續寫,學會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讓學生在閱讀課上生趣地進行習作“漫步”。
3.創設有感的習作“漫步”
在閱讀課上的習作“漫步”需要學生通過自身感受體會閱讀材料中的真實情感,使學生在閱讀課上更容易收獲習作的心得和體會。教師在閱讀課上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刻理解和把握,將自身的心得感受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然后,用書面語言加以修飾,以表達內心真實的思想感悟和情感體會。《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話文章,但是,文章中的小女孩對親情的渴望是真實而又惹人憐憫的,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時要帶有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從各個方面體會小女孩所處的環境以及小女孩內心活動的轉變,繼而引導學生在習作的時候要真情流露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寫作技巧時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發掘作者蘊含的感悟,從而引發到自身的習作中,才能更好地“漫步”。
綜上所述,小學閱讀課上的習作“漫步”需要對小學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要認識到小學閱讀對習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從根本上把握閱讀課上習作“漫步”的各項要求和策略,將小學閱讀和習作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小學閱讀課上的習作“漫步”更加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慰文學:下半月,2010(09).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