冮鵬
摘 要: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形式,是人思維品質中最有活力、最有價值的方面,是在主動探索未知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關鍵詞:培養;發展;創造性思維
一、創設情境,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必須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營造能培養和鼓勵創造性思維的氛圍,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我,充分發表見解,以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二、重視“求異”,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求異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路,選取最佳的解題途徑,又可以使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得以發揮。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求異探新,敢于打破常規,大膽地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立見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措施。
如,讓學生解答這樣一道應用題:
修路隊修一條路,原計劃每天修90米,7天完成任務,實際提前1天就全部完成了。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多少米?多數學生列出算式:90×7÷(7-1)-90=15(米)。“誰有更簡便的解法?”“提前1天完成任務,這1天的任務怎么完成?”個別學生列出算式:90÷(7-1)=15(米)。學生敘述解題思路是:提前1天完成任務,也就是7天的任務6天完成,這1天的任務(90米)必須平均分配在6天完成,因此,90÷(7-1)=15(米)就是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的米數。
這種解題思路不僅正確,而且簡便、新穎、與眾不同。教師對這一有獨創性的解法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這一解法的獨特之處是抓住了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特殊關系進行的思考,很有新意。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解題的積極性,也有利于使學生的思維從求異向創新發展。
三、加強訓練,培養和發展創造性思維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具有開拓性、創造性,教師就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誘導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考、分析問題,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養成勤于動腦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1.一題多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已知條件之間,已知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提出多個不同的問題,這種發散性的思維訓練,也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與創造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設計開放性練習
開放性練習知識容量大,綜合性強,富有挑戰性,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總之,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針對學科特點,做到適時適度,自然結合,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經過長期的訓練,就會逐步培養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進一步培養和發展。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