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英
摘 要:班級管理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推動小學班級建設的必要工作。通過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進行探究,旨在提高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推動小學教育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溝通是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也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有力武器。因此,小學班主任只有進一步掌握溝通藝術,才能夠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才能夠制定更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和計劃。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達到提高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目的。
一、溝通需要良好的氣氛
當代小學生的個性更加鮮明,從某種程度來說,學生的青春期得到一定的提前。這就表示,當代小學生更容易產生青春期的叛逆情緒,容易對教師、學校或者家長產生抵觸和抗拒心理。
在這種背景下,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容易受到學生的抵觸。這就表示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難以取得有效的成果,難以讓學生表露自己的心聲,進而獲得學生真實的想法。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首先就需要營造良好的氣氛,讓學生感到放松,愿意親近班主任,并與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
班主任需要改變自己的身份,要從師者逐步成為學生的朋友,通過親和的態度與語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班主任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關懷與慰藉,讓學生愿意主動親近班主任、信任班主任。
二、溝通需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
與此同時,班主任需要明確的是,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其本質在于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因此,在溝通中,班主任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從主觀上為了完成自身的工作。具體地說,班主任需要考慮學生的需求,需要通過提高班級管理質量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例如,在溝通中,班主任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這些天,我感覺大家都不夠活躍,是不是可以用什么措施來幫助大家提高積極性?”班主任的詢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引導學生參與討論,進而提高溝通的有效性。
總的來說,溝通是一門藝術,小學班主任只有營造良好的氛圍,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和考慮,才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提高溝通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王慧君.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