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摘 要:在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能力整合,提高單位教學實效,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十分必要。本文重點闡述了開展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即科學確立文種是能力整合的關鍵,同時,要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創設職業情境,注重評價反饋。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 能力整合 職業素養
作為公共課程的應用文寫作,如何開展課改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是擺在教育者面前不容忽視的課題。應用文寫作的課程設置一般為一學期,要提高單位教學實效,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在教學中開展能力整合十分必要。這既彌補了課時少的不足,又利于提升學生人文及綜合職業素養,提高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能力整合指應用文寫作教學依托選文,在核心整合能力寫與說的框架外,輔以多條分線,將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際禮儀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合作及組織能力有機整合,形成主輔共存、經緯交織的教學局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最終達到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的目標。運用能力整合,開展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如下。
一、遵循培養目標,科學確立文種項目
本著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素養,推動可持續發展能力養成的教育目標,以說與寫為主干,確立六類文種項目,代表文種依次為:日常文書(通知、啟事)、會務文書(講話稿、會議記錄)、禮儀文書(歡迎詞、歡送詞、請柬、感謝信)、求職競聘文書(個人簡歷、求職信、競聘演講稿)、事務文書(計劃、總結)、職業技能文書(廣告文案、導游詞、主持詞、消息等),其中職業技能文書可根據所在院校專業設置狀況自行確立。
二、多種能力有機融合,循序漸進
開展能力整合文種的選擇原則如下。
1.典型性、實用性
文種的選取依據高職人才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及職業需要而定,典型性、代表性強,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基礎文書與職業文書結合,針對性強,易于創設職業情境開展訓練。
2.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基礎文書從簡單的日常文書開始,逐漸提升難度,便于學生理解感悟,最后以職業技能文書終結,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多種能力融合,舉一反三
以說與寫核心能力為主線,寫作與口語表達相結合。寫的訓練要點包括主旨正確鮮明、材料準確充實、格式正確、書寫規范。說的訓練要點包括態勢語言的禮儀(面目表情、站、坐、走、手勢語等)、聲音響亮、語速適宜、語氣語調得體、表述流暢,同時輻射交際禮儀、合作組織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等。例如,通知、啟事,寫后現場發布;海報、個人簡歷寫完后上機進行個性化設計;計劃、總結先說后寫,先說寫作提綱,然后運用計算機開展條文式結構訓練;同時使學生熟練運用Word文檔的基本功能,達到正確編輯。
三、創設職業情境,進入職業角色
培養學生職業意識,依托文種創設不同的職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職業角色,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例如,學習會務文書時,先確立會議主題,依據學生的學習生活,分角色創設會議情境,學生在會議情境中書寫會議記錄,進行講話,完成學習任務。再如,物流管理專業開展競聘演講稿的學習時,先寫作,后競聘。首先,根據所學專業出示任務,學生任選競聘崗位,針對不同的崗位目標,要求學生先了解崗位職能及職業能力要求,收集資料進行寫作。其次,創設職場競聘情境,將教室布置成競聘會場,現場開展競聘,主持人、評委、競聘者角色鮮明,形成完整的競聘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職業競爭意識。
四、開展合作學習,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評價反饋”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合作意識,在合作中既鍛煉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又使學生體驗到合作共贏的快樂。教學中部分文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出示學習任務,組長負責組織學生討論、寫作,分工明確,在集體努力下完成寫作任務,同時開展小組競賽,計入考核成績。例如,歡迎詞、歡送詞的學習,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寫作,在組長組織下,集體討論創設特定的職業情境,分配角色,然后開展寫作,最后現場展示歡迎或歡送過程,最終完成學習任務。
五、注重評價反饋,發揮主導作用
在多種能力整合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角色定位,使課堂呈現出生機與活力。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及時掌控課堂進程,使教學有序、收放自如。注重訓練過程的評價反饋,采用分段評價與終評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評價中肯,反饋及時,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習任務的有效開展。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案,注重學習過程的檢驗與考核,將多種能力的培養目標落實在每一個任務執行的環節中。以評促練,以考檢學,才更利于提升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