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摘 要:本文針對項目教學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為例,探索如何正確選擇、使用項目教學法,如何把握使用項目教學的有效時機,如何設計合理有效的項目,以及如何進行有效分組和評價,以保障項目教學法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影視后期制作 有效實施
筆者在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的項目教學中,針對中職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項目教學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實踐探索,使得項目教學法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項目教學法及其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1.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以及最終評價,都是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難題,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與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2.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項目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上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但在日常教學中,部分教師存在濫用或亂用項目教學法的現象。有的教師在低年級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理論時就使用項目教學法;有的教師將項目教學法貫穿一門學科教學的始終;有的教師設計的項目沒有考慮學生特點和課程特點,偏離教學目標;有的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使用不合理的分組標準……這些問題使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中的有效實施
1.把握使用項目教學法的有效時機
中職一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專業基礎知識,無法靈活進行學科的綜合應用,這個時期不宜使用項目教學法。因此,教師應采取傳統的教學講授法和案例講授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項目教學法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做一些導向教學,為今后順利開展項目教學打基礎。
即使在二年級,也不適宜在新課程第一次教學時就使用項目教學法。學生通常害怕學習理論知識,如果一開始就要求學生在項目教學中現學現用新理論,他們是很難完成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受挫,就會選擇逃避,項目教學法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開展項目教學法之前,先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和消化新的理論知識,再開展項目教學,這樣既可以鞏固理論知識,又可以理論結合實踐,進而達到理論知識的拓展和升華。
在影視后期制作課程中,筆者會在開課的第一個月對該課程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和消化,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結合國內外電影進行案例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程使用Avid Media Composer軟件,案例教學時集中學生上機認識軟件的操作界面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然后才開始項目教學,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如何完成項目上,教學進度和質量都得到明顯提高。
2.把握項目設計的有效性
(1)設計的項目要有利于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滲透。影視后期制作課程需要學生掌握蒙太奇、轉場和鏡頭等理論知識,熟練使用Avid Media Composer等軟件對視頻、音頻和圖片素材進行編輯合成,能夠設計制作包括片頭、片尾在內的完整的影視作品。因此,在設計項目的時候,要考慮項目是否將課本的知識技能要求全面滲透進去,對一些重要的關鍵技能反復滲透,使學生熟能生巧。如筆者設計的“紅色文化桂林”項目,將該課程的知識和技能進行了全面的滲透。學生只有充分掌握了蒙太奇、轉場和鏡頭等理論知識,才能制作出節奏緊湊、畫面流暢的視頻作品;只有熟練掌握了該課程的精修剪輯技術,才能對景點視頻素材的細節進行捕捉,逐幀剪輯;只有熟練掌握了該課程的色彩修正技術,才能對景點的視頻、圖片素材進行色彩處理,從而使畫面有良好的色彩感。
(2)設計的項目要易于操作,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原創性。項目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教師設計的項目難度要適中,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與原創性,不要設計太難太偏的項目而讓學生望而生畏。比如“中華五千年”項目,學生不論從能力和積累上都無法實現;再如“北京小吃文化”項目,從地域和實踐上學生也無法完成。這樣的項目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對項目喪失信心。
此外,上述項目只能從互聯網中收集素材,不利于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筆者設計的“紅色文化桂林”項目,就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桂林本就是學生所熟悉的城市,非常有利于學生對該項目進行腳本制作,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在身邊就地取材,積極主動為完成項目發揮創造性,使項目以學生為主體的特色得到進一步體現。
(3)設計的項目要有效地融合多門學科和軟件。項目教學法提倡通過一門學科的學習,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以 “紅色文化桂林” 項目為例,學生為拍攝采集需要的素材,需要用到攝影技術課程學過的知識;學生要對圖片進行處理,需要用到Photoshop課程學過的知識;學生要對音頻進行處理,就要用到數字音頻制作課程學過的知識。通過多門課程的知識和多個軟件的綜合運用,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跨學科學習能力和跨軟件運用能力。
3.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分組和有效評價
(1)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分組。“協作學習”是項目教學法的關鍵環節,分組則是進行“協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學生在分組中通過協商、討論、合作解決各種問題,分享自己的思維與智慧,完成共同的項目任務。分組是否有效決定了項目教學法的完成質量。
簡單地將實踐能力優秀的學生跟能力欠缺的學生分為一組是日常教學中常用的分組方法,這種能力互補的分組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這種方法只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卻忽視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完成的作品通常缺乏美感。因此,在分組之前,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了解學生的技能水平、文學素養、藝術天賦以及思維創造力等,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這樣分組有助于學生之間的能力互補,完成既有技術也有藝術美感的作品。
(2)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有效評價。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注重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關注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的細節表現,及時有效地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筆者在“紅色文化桂林”項目中制定了組內成員自評和互評的細則,小組成員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在腳本創作、素材采集、影視編輯、作品完成的幾個階段對自己和其他成員的工作態度、工作承擔度、協作能力、崗位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等級評價,并交流討論,教師及時跟進答疑,使學生不斷進步。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教育領域正處于推廣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將單純的知識傳授轉換到既傳授知識也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的綜合運用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把握使用項目教學法的正確時機、項目設計的合理性、有效的評價機制,從而使項目教學法能有效地實施。
參考文獻:
[1]葉瑜.項目教學法在影視后期制作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2(1).
[2]李瑋玲.淺談項目教學法——以中職學校為例[J].大眾科技,2009(3).
[3]何克抗.教育技術培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桂林市第二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