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 要】教師教學過程中注重運用多種方法,并且結合例題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滲透,結合教材事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及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品德教育
數學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以及數學技能的提高,而且還要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思想品德予以教育。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能僅僅將眼光放在純粹的知識層面上,最重要的是要對數學知識本身予以豐富。
(一)結合國情,滲透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我國的數學發展史曾經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占據有重要的地位,并對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發展的歷史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感情。因此數學教師在對學生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有側重的對數學知識背后的歷史故事,著名人物進行介紹,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數學發展史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著重介紹一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了建設我們的祖國,毅然拋棄國外優越的生活,良好的待遇,要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祖國的發展奮斗終身的故事。讓學生透過枯燥的數學知識,感受到數學家們愛國的熱情,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情,提高學生對祖國的歸屬感,并產生一種責任感,從學習數學知識中激發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其他圖形教育中結合長方形、圓的面積和周長計算方式中與我國歷史數學家有聯系的方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滲透。在講解幾何基本知識時,可以介紹我國運動發展史,從而使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得到熏陶。
(二)結合例題,開展愛勞動及講衛生教育。
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均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他們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他們怕勞動、怕臟,也不太注意個人和集體衛生。因此在追求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想讓學生從數學中領會到勞動的真諦,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應將數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起來,將課本中具體的例題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找到答案。例如,在學習乘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為低年級的學生出題(一個班級有四排桌椅,打掃一排桌椅需要兩個人,打掃四排需要幾個人?)題目出完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勞動,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得出答案。同時在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級的環境也得到了改變,而教師在教學結束后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對學生的掃除成果給予表揚,讓學生對勞動產生正確的認識,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意識。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認知特征決定了他們對新鮮事物有極強的新鮮感并且對其他的一些外在事物具有一定的隨意行。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教授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因為數學本身就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它也附帶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例如我們在教小學生認識圓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聯想一些相關的事物例如籃球、排球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常識聯系起來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恰當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數學是一門具有理性和感性兩種因素結合的課程,但是小學生卻不具有完整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種情感氛圍,在一個具有情感的世界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方式,用最真實的情感來體驗世界。
(四)兼顧課堂內外,提高品德教育。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認知特征決定了他們對新鮮事物有極強的新鮮感,并且對其他的一些外在事物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教授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因此數學教師不僅要在課上對學生進行有益的教育,同時在課下也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安排與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道德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為學生留一些實踐型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既能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培養思想品德。具體的來說可以讓學生幫助父母建立家庭記賬本,當自己家里的小管家,為家里進行簡單的賬目管理,讓學生在記賬算賬的過程中加深數學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讓學生對實際生活有所了解,明白父母工作的艱辛,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勤儉。
(五)研讀課改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的全面化。
任何科學的教學活動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進行教育和培養,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實現傳統的教學目標,還應該對素質教育的內容進行完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培養和發展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前小學數學課程的中心目標是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以及數學思維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強化設置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和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并且動手解決問題,以此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提高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向學生滲透化歸、組合、聯想、集合、對應等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是小學教學中蘊含的主要思想,這些方法比起數學問題的解題方法本身更有實際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挖掘學生頭腦中數學思想的原型,并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潛意識,從而促使學生將這些思想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
3.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數學基本思想。
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是綜合性的人才,所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相互滲透及融入的趨勢,因而在小學中滲透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思想、內容,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小學數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讓學生到生活中發現數學,結合多種思維來提高運用知識的意識及能力,這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觀察分析問題的重要基礎,并且也可以使學生養成主動地從數與形的角度進行全面思考的良好習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運用多種方法,并且結合例題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滲透,結合教材事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及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利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J].科教文匯,2008(5)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立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