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儷
摘 要:首先給小學英語課堂背景文化滲透的主要內容做出了界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背景文化滲透對學生學習心理的影響,并針對教學提出了部分可行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學;背景文化滲透;文化缺失;學生心理
一、小學英語課堂背景文化滲透的內容
背景文化滲透對英語教學的作用,已經在實踐中得到了普遍認同,要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融入背景知識、滲透背景文化,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從文化產物的不同介紹和英語國家在詞義上的區別;(2)從文化習俗的差異舉例說明和英語國家在實際用語中的區別;(3)文化內涵的區
別。英語背景文化知識豐富多彩,只要在課堂上重視詞匯、情節所蘊含的這些背景知識,必可以使學生在這個初始階段正確認識英語、逐步了解英語,學習好這門語言,也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背景文化對學生學習心理的影響
1.背景文化缺失的影響
(1)認同心理不強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正是這種入門特性,使學習內容明了,詞匯簡單,這使教學的開展顯得較為單一,如果沒有背景文化的滲透來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認識視野,學生會對英語是人與人交流的語言這一概念非常淡薄,學習過程與實際生活就會失去關聯。
(2)認知心理不全
新教材內容是通過圍繞不同主題的情節展開的,小學生的認識本身較淺,若再缺乏對背景文化的了解,對于很多學生來講,教材的故事情節只是故事本身,無法看到故事中的對話、思維等內容是特定文化下的特定產物,最終造成認知視野狹隘、認知體驗單一,使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完全沒有積極性科研,始終是一種被動的模式。
2.課堂背景文化滲透對學生學習心理的積極意義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介紹一些西方文化知識和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習慣和習俗,能引起學生對西方文化和豐富多彩的西方社會的好奇心,從而提高英語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強學生對外來英語文化的敏感性,激發學生了解這門語言以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意愿。
(2)堅定學生的自信心理
如果能夠通過文化滲透來彌合文化溝壑,使學生在一開始接觸英語時就開始慢慢適應英語的語言文化環境,迅速而準確地理解英語、使用英語,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樹立能夠學好這門語言、用好這門語言的自信心理。
(3)形成學生的交際心理
語言的功能是社會交際,培養和發展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目標。通過顯性的教學活動和隱性的文化滲透,將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等觀念,小學生在好奇心的引導下,會對能夠鍛煉自身英語交際能力的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從交際中體驗英語交流的樂趣。
三、關于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現背景文化滲透的建議
1.采用課堂導入的方式,圖文并茂地講解背景文化知識
小學生不像成人,能夠集中精力聽課堂內容,或是聚精會神理解課堂內容,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對于他們來講是有難度的。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針對這一特征,不斷變化課堂導入方式,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和身臨其境的感受來激發情緒,營造氛圍,增強教學效果,學生必然學得快,記得牢。
2.根據課程銜接的需要,多點多面地將背景文化知識系統化
一個故事、一種情景,學生接受的背景文化知識是片面的、零碎的,所以需要在課程內容變化、教學任務調整的時候,逐步把這些背景知識聯系起來,在學生心中形成全景而不是片面的、完整而不是零碎的。
3.通過組織活動的形式,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英語國家的文化氛圍
如組織學生欣賞或學唱簡單的英文歌曲,也可以讓學生熟讀課文,進行模仿角色表演。
只有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才能真正達到熟練、流暢、自如運用該語言的能力。在現時條件下,大多數中國的英語學習者都是處于非英語文化背景的氛圍中,只是一味地忙于學習英語中的語法詞匯、篇章等,應付各類考試,失去了學習英語的應用性意義,并不能真正自如地運用這門語言。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通過背景文化滲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的興趣、動機及情感,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展現的是一種藝術性和前瞻性,這和英語教學改革中外語教育理論回歸的“人本”觀念是一
致的。
參考文獻:
[1]劉莉.小學英語教學背景知識的滲透[J].內蒙古教育,2002(12).
[2]朱珠.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滲透文化背景知識[J].英語廣場,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