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培
2014年10月15日,在鹽城亭湖新區實驗學校開展的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地學校小學體育學科專項活動,為我省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了學習研討的平臺。我作為溧陽市實驗小學的一名小學體育教師,代表參與上課展示,感到無比榮幸,更是受益匪淺!
我上的展示課教材內容是籃球原地運球和游戲“老鷹捉小雞”,這節課雖然獲得了一等獎,但是我在課后仍然思考著課上每一個生成的問題。從教6年來,我校“為生長而教”的辦學理念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同時也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追求的目標。怎樣才能讓兒童喜歡我的體育課,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從參加常州市的評優課到今年參加的省教科院基地學校小學體育學科專項賽課,每一次展示,每一次獲獎都是一次很好的磨煉與成長。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兒童自主學習——生活空間作為課程,課后我有以下幾方面想法。
第一方面:讓兒童像一個兒童
兒童是完整且具有豐富可能性的人,他們生性活潑、自由、天真,喜歡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對未知領域充滿好奇。因此,我的課堂做到了:(1)選擇適合兒童的教學組織方式,以散點的形式貫穿于整個課堂;(2)對“老鷹捉小雞游戲”進行了改編(老師做老鷹,學生做母雞保護雞仔——籃球),這樣更遵循了兒童的天性。
只有這樣尊重、順應兒童的天性,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才能讓兒童真正像一個兒童。
第二方面:讓兒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運球的動作要領,而是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手拍球的聲音越小越好;手接觸球的時間越長越好。這兩條挑戰性的任務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
2.確保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時間
在整個學生練習過程中,我只是在學生出現手拍球聲音普遍很大等共性問題的情況下,才做短時間暫停,進行快速有效的動作講解并示范,其他更多的時間我都是在巡視指導和個別輔導,這樣保證了學生有時間去積極嘗試,也達到了精講多練的目標。
3.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及形式
本節課出現的任務單上有單手連續低運球40次、單手連續高運球40次等五個逐漸提升的任務。運球熟練的同學可以直接挑戰最難的任務,也可以挑戰學生,甚至可以直接挑戰老師,而運球不大熟練的學生可以自主挑選挑戰一到兩個簡單的任務來獲得成功的體驗。
我認為,只有當學生想學、愿學,有充分的時間學,并能夠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及形式時,兒童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三方面:創設屬于兒童的生活空間課程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本節課,是因為我了解到籃球是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因此,就以籃球為載體設計了兒童生活課程。與此同時,在熱身音樂的選擇上,我也選擇了家喻戶曉的歌曲《小蘋果》。在課堂上,學生都興奮地情不自禁地一邊做球操一邊唱了起來,這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大大地提升了課堂學習的氣氛。正如孟教授所說:我們要把生活中具有教育意義的元素作為兒童課程資源進行開發。
綜上所述,我認為只有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有效地達成兒童的自主學習。
這節《籃球原地運球》課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展現,課堂中有很多生成的東西:正像課后與我交流的學生所說的那樣,這是我上過的一節從未整過隊的體育課,她還說道:一開始我還有點緊張,但是隨著課的深入,我覺得老師非常友善,并且用了多種方式激發了我的練習興趣,雖然我很累,但是我很開心快樂。聽著孩子的話,我感動了,謝謝孩子們,你們喜愛我的課堂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感謝江蘇省教科院舉辦的這次活動,是你們讓我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