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 要】中學數學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在中學數學教學中 ,教師應善于運用完善的數學體系,挖掘數學中的美育素材,結合教學實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通過開辟“第二課堂”,滲透價值觀的教育,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目的。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 ? ?價值觀 ? ?滲透
中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科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應充分體現其教育性。數學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在教學中,滲透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及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使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刻苦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抓住數學教學特點,注意路徑和方法,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價值觀教育,一定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運用完善的數學體系,滲透人文價值教育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刻的。在數學教學中,應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這要求數學教師從三維教學目標出發,充分發掘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讓課堂充滿人文燦爛的陽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深化。
數學的演進和發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已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學科體系。這套體系包含豐富的人文價值。在教學中,可充分滲透具有代表意義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教學,例如:我國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第一個算得圓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 這項記錄保持了近1000年之久;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的論證,并被世人稱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皇冠的人等。通過中國數學的光輝歷史和杰出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刻苦嚴謹的科學態度、 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體現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關注人的發展。
二、挖掘數學中的美育素材,熏陶學生思想情操
數學是理性思維和想象的結合, 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說過:“就數學本身而言,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數學不僅有嚴謹性,而且還具有內在美。”
數學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詮釋美學。數學美主要有統一性、對稱性、簡潔性。例如,初中數學中的解析法、三角法和圖解法等具體方法,都可以統一于數形結合法;力學的數學化使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化學的數學化加速了化學這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向理論科學和精確科學過渡。這些充分體現了數學的統一美。 立體幾何圖形中的球形和平面幾何圖形中的圓形兩類圖形在各方面都是對稱的;二次函數圖象和等腰梯形面積公式都是對稱的。1+1=2.F=ma、logx及用1和0表示兩個數碼等,這些數學的簡潔美推動了數學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及誘發了數學靈感。
三、結合教學實際,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矛盾體,都在運動、發展和變化著。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比比皆是。例如加法與減法、正數與負數、個體與總體、 等式與不等式及原函數與反函數等等,體現了對立與統一的哲學思想 。另外,教學中涉及的個性與共性、個別與一般、直觀與抽象、量變與質變、有限與無限、偶然和必然,在數學的一些概念、公理、定理和法則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充分說明了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努力挖掘教材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教學中滲透唯物辯證法主義觀點,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
初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最佳時期,也是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除在教學中講述一些數學人物外,家長和教師要以身作則,親身示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并循序漸進塑造健全的人格。教書育人是教師應盡的職責,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文化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的全面發展;正確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走向社會、走向生活,這比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更具根本性。所以,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諧的師生關系、高度的工作責任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主導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課堂教學;教會學生創造,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
五、開辟“第二課堂”,增強學生集體主義情感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 應注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情感。對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過程中, 而且要在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充實豐富精神世界的“第二課堂”中進行教育。比如,適當組織數學知識競賽、數學實踐活動、數學主題活動等,幫助學生了解集體,認識社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并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增強中學生的學習情感和集體主義情感。
總之,中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德育課,寓價值觀教育于數學教學之中, 是每個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做到的。在教學中,只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長期地熏陶、滲透價值觀教育于教學之中,才能達到學校教育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