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中職學校要積極響應。中職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很強,要對他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本文分析了當前中職學校在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導向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的探索和實踐,著重探討了在中職學校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中職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3-0030-04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簡介:黃慶忠(1971-),男,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講師、組織人事科科長,本科。研究方向:德育教育。(廣東 廣州/510440)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廣泛認同,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集中概括和高度凝練,它表明了現階段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取向,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
中職學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陣地。中職生是未來社會的勞動者,他們將肩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否則就很難成為對社會有較大作為的勞動者。中職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社會轉型期多元價值觀會給他們的選擇帶來困難和困惑,各種觀念的沖擊、碰撞和交融,極易導致中職生價值觀的混亂。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幫助中職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影響思想認識與行為方式,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而在中職學校如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值得探索和深思的問題。
一、中職學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中存在問題
(一)社會變革轉型期,中職生在價值取向上存在偏離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經濟、社會體制的變革調整,社會日益呈現出多樣化和開放性的特點,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從單一變成多樣化。中職生生活在多元價值觀交織、碰撞的社會環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受多元價值觀沖擊,當代中職生在價值取向上出現了一些偏離現象。
一是強調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對自身利益和現實利益的關注更加突出,而忽略了自身的社會價值,具有非常明顯的功利化傾向,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二是追求物質享受,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在遭遇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的取舍時,一些中職生往往更看重物質和利益,更注重經濟價值和權利價值。三是道德意識呈現滑坡趨勢,評判道德價值觀念的標準模糊,誠信意識薄弱。四是部分中職生理想信念缺失,盲目崇拜西方,忽視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夸大國家現存的困難和問題,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需要加強。
在中職生中存在的種種不良價值取向的問題令人憂慮,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職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證。
(二)學校、家庭、社會對中職生的價值觀導向存在偏差
在中職學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受教育者的真實需求,片面地將思想品德教育理解為知識傳授和灌輸式教育,評價方式單一,疏于啟發和引導,缺乏思想交流與共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很難取得實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只是片面注重子女智育發展而忽視甚至輕視德育人格,對于子女就業情況的關心程度大大超過子女思想品德發展狀況。
在社會教育中,多種網絡媒介崛起,思想言論及社會新聞層出不窮,輿論導向出現偏差,一些媒體報道過分喧染反面典型,如走后門、拼爹、明星吸毒、公眾人物嫖娼等不良社會現象,有的報道甚至著重敘述這些反面典型通過不當行為所獲得的巨大利益,極易造成中職生思想混亂,增加其分辨是非的難度,導致價值取向困惑甚至迷失方向。
二、中職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我校充分發揮青少年學生價值觀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優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職業教育的全過程,通過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德育能力,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強化學校人文精神,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深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進行探索創新,初步形成了具有職教特色的德育新模式。
(一)堅持辦學理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職業教育全過程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我校根據中職生的身心特點、成長規律以及在價值取向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全面調研、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制訂德育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
該方案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導向,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方針,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位置,注重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和道德品質的涵育,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浸潤,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發展”。要創新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和實踐載體,突出教化引導、實踐養成、文化熏陶等關鍵環節,同時強調德育工作要全員參與,德育教育要寓于教學、管理、服務工作之中,不斷拓展教育的覆蓋面,不斷深化教育效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具體地融入到中職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建立“全員、全面、全程”的德育新體系。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課堂是宣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我校非常重視開展教學改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科課程標準和教學過程之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在教學內容方面,我校嚴格落實中職學校教學標準和要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育內容。其中,一年級突出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遵紀守法意識,塑造道德品質;二年級重點開展誠信與責任、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教育;三年級側重開展職業理想、創業成才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特別是注重發揮榜樣的力量,將優秀人物的實例、感動人物的事跡滲透到課堂教學,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成熟成長。我校尤其注重發揮好德育課的主渠道作用,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面對不同社會意識形態時的辨別能力和選擇能力,增強學生運用政治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方法方面,由于當代中職生的個性都比較強,對老師、家長的簡單說教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我校改變過去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更多采用專題研討、案例分析、討論辯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突出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和激勵性,關注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生活感受,把枯燥的理論變成活生生的事例和具體的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自主獲取新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學生感到在課堂中是快樂的、有效的,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認知、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設體現時代特征和職教特色的校園文化
我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建設體現時代特征和職教特色的校園文化,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
1.加強理想信念導航,引導學生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理想與信念教育是新形勢下一個極為重要而又迫切需要加強的課題,雖說是老生常談的課題,卻反映了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的教育本質問題。
面對這一形勢,我校積極探索如何從內容和形式上加強和改進理想信念教育。以黨課、團課為主要陣地,采取專題報告會、主題班會、第二課堂、國旗下的講話等形式,結合當前國際形勢和社會熱點問題,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大力開展社會理想、道德理想和職業理想教育,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強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念和信心,教育學生在將來的崗位上或所從事的工作領域里立志成才,做出成績,做出貢獻。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力量,通過有效的宣傳,在學生中形成積極的示范效應,傳遞巨大的正能量。同時,加強思想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優化教育環境,尤其注重網絡媒體建設,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滲透力。
2.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增強核心價值觀的感召力
我校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大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活動中自覺主動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舉辦成人宣誓儀式和感恩活動,引導學生樹立責任意識。舉辦“人生警察我來當”“與法同行”等法制教育活動,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每年舉辦“書香校園”讀書節、科技文化藝術節和汽車文化節,通過征文、演講、辯論會等喜聞樂見的方式寓教于樂,培養學生健康情趣,使他們樹立信心,找到自信。其中,汽車文化節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文化品牌。定期舉辦師生技能節,引導學生熱愛專業,明確發展目標,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舉辦“美麗校園我設計”“教室美化大賽”等活動,陶治情操,凈化心靈。特別是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文明風采競賽,每年吸引一大批學生參與,學校每一屆都獲得“優秀組織獎”,并連續5年獲得全國“組織工作特等獎”。
3.以社團活動為依托,弘揚傳統文化精髓
近年來,我校以學生社團為依托,把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抓手,推動國學教育進校園、進課堂。我校現有墨緣書法社、夢筆文學社、管樂團、、攝影社公關禮儀社等傳統文化類社團30多個,內容涉及文學、書畫、音樂、棋藝、禮儀等傳統文化的眾多領域,為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推動社團持續健康發展,學校團委對社團進行優化整合和科學引導,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利用學校專業優勢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幫助社團聘請顧問或指導老師,加強業務指導,培養學生社團骨干,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提供知識、人才儲備和精神力量支撐。
目前,我校學生社團蓬勃健康發展,并逐漸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較好教育效果的學生品牌社團。如在1999年創辦的墨緣書法社,常年堅持開設書法課,先后培養出70多名國家、省、市級書法家和一大批書法藝術愛好者,被評為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十佳學生社團,學校也被評為廣東省書法教育名校。夢筆文學社、交校潮汛、管樂團、攝影協會吸引了一大批文學、音樂、攝影愛好者。實踐證明,以學生社團活動為依托,以弘揚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作為突破口,這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取得更佳效果的有效途徑。
4.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培養社會責任感
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能使學生增長見識、磨礪意志、提升素質,并從中領悟人生的重要意義,增強社會責任感,鍛造和培育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近年來,我校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專業實習、社會調查、生產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地鐵志愿者服務、進社區獻愛心等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如組建愛心協會,開展社區服務和地鐵志愿者活動,向社會貢獻愛心,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更好地了解社會,在奉獻和體驗中實現自我教育,樹立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引導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理解。
5.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塑造健康人格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理基礎。我校根據新時期中職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職業成長規律,積極貫徹“育人先育心”的德育理念,全面推行“心育”工程?!靶挠惫こ桃月殬I道德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心理養成教育為中心,以平等交流方式加以引導內化,關注并滿足學生多層次的心理需要。作為“心育”工程的重要陣地,心理輔導室配備專職心理輔導教師,成立心理健康與個人發展協會,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舉辦“青春與健康”講座,開設“心靈咖啡”廣播欄目,創建《心呼吸》小報等。通過開展一系列符合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識,培養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學會融入集體、合作與競爭,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和應對壓力與挫折能力,增強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
6.以職業指導為導向,增強綜合職業素養
在開展職業指導工作中,我校堅持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行社會”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為主導,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增強綜合職業素養。
一是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除了開設《生涯規劃》和《職業指導》等職業道德教育課程,讓學生系統學習職業道德基本知識外,還堅持在專業課堂教學中滲透行業特殊道德規范的教育。
二是把職業道德教育與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對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常抓不懈,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是校企合作作為培養職業認同感的主要素材和途徑,把合作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管理理念有意識地滲透到職業指導中,讓企業文化融入校園,在校企合作的實踐中養成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
四是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定期邀請已經就業的優秀畢業生回母校談工作、談思想、談體會,邀請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行政經理、高級工程師來校舉辦關于職業修養、職業紀律、職業禮儀等內容的講座,使學生了解社會各行業發展趨勢、自身綜合能力要求、崗位定位等,為真正踏上工作崗位奠下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教師既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又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在中職學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范。
我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引導廣大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建立師德師風考評制度,把師德師風表現列入年度績效考核,作為教師業績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建立師德考評制度,并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每年集中開展師德教育活動,發揮榜樣的正能量作用,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宣傳在教育教學上有突出成績的教師以及教師在平凡崗位的一些感人事跡,讓師德宣傳教育時時處處影響和規范教師的從教行為。選好配強班主任隊伍,實施班主任導師制,選拔經驗豐富的優秀班主任擔任中青年教師的導師,加強師德教育和工作方法的指導。每年都組織新聘班主任崗前培訓,開展班主任工作常規與方法、師德知識等內容的學習。每年都開展“十佳”班主任評選表彰活動,影響和帶動一批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長。加強對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強化保護學生健康成長的自覺意識,引導教師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積極開展教師心理疏導工作,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采取各種措施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努力為教師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讓更多的教師能增強職業滿意度和成就感。
在實踐過程中筆者深切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關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需要學生主動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藝.中職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途徑[J].衛生職業教育,2013(1).
[2]鄢新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作用及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8).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