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作為課堂輔導的延伸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鞏固所學知識等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是促進中職生學好專業知識與練就過硬專業技能的重要載體。本文以美術課程類作業為媒介,對龍崗職業技術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和動漫專業學生美術作業的現狀作業調查,并力圖通過調查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關鍵詞:中職;課程;美術作業;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3-0093-04
收稿日期:2015-02-15
作者簡介:
許衛國(1982-),男,深圳市龍崗職業技術學校美術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美術教育教學。(廣東 深圳/518176)
一、問題的提出
近十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較大發展,職業教育課程的設置也愈趨完善。它反映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要求,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作業作為課堂輔導的延伸,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培養學生的求知欲、鞏固所學知識、擴大知識領域、并產生知識遷移、培養學生獨立性和責任心等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是促進中職生學好專業知識與練就過硬專業技能的重要載體。
本課題研究中所述美術作業指美術類課程的作業,包括素描、色彩、平面設計、構成、裝飾畫、美術基礎、動漫繪畫以及美術設計相關軟件課程等。根據現代教學改革需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學,全面了解、掌握龍崗職業技術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和動漫專業學生美術作業的現狀,對提高美術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調查對象
龍崗職業技術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和動漫專業的學生及教師,共三個教學班,171名學生,9名美術教師。
三、調查工具與研究方法
采用自編問卷進行研究,分為《中職學生美術作業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卷)》和《中職學生美術作業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卷)》。學生卷共38道題,分別為作業布置、作業完成、作業重視、作業展示、作業保存、作業講解、作業評價等七項內容。教師卷共31道題,六項內容。問卷由班主任負責發放與回收,學生卷發放171份,回收171份,有效率100%。教師卷發放9份,回收9份,有效率100%。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統計法、分析法與談話法。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與建議
(一)作業布置方面
20.3%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作業的量太大;有22%的教師對也認為自己布置作業的量太大。65.2%學生認為教師基本沒有布置重復性作業;89%教師認為自己沒有布置重復性作業。56.8%的學生表示教師在課后都會布置作業;67%的教師表示在課后都會布置作業。19.4%的學生希望放假多布置作業;89%的教師認為放假可多布置作業。53.3%的學生表示教師布置作業的要求非常明確;100%的教師認為自己布置作業的要求非常明確。只有40.4%的學生在有空余時間給自己布置作業;89%的教師認為學生很喜歡做自己布置的作業。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學生和教師對目前作業布置量、是否布置重復性作業及課后布置作業的意見基本一致;但是否應該布置假期作業的意見正好相反,說明教師與學生在布置假期作業這一環節有溝通的必要。
專業教師意見:作業布置可以結合節日活動,如元旦、圣誕、春節。也可以結合社會主題活動,如校級活動、反腐倡廉等。
課題組建議:(1)教師布置作業的量和課后布置作業的習慣可繼續保持;(2)促進學生在假期做作業的觀念,并養成給自己布置作業的習慣;(3)作業布置應聯系生活。
(二)作業完成方面
學生認為無法及時完成作業的占11.4%;教師認為學生無法及時完成作業的占11%。學生認為能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占34.8%;教師認為能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占45%。學生認為作業經常得到老師表揚的占18.8%;教師認為經常表揚作業完成得好的學生的占87.5%。認為自己不交作業,老師會問他原因的占38.2%;對不交作業的學生,教師會采取一些措施的占44.2%。學生表示課外時間都會在教室或畫室做作業的占30%;教師觀察到課外時間學生會在教室或畫室做作業的占55%。學生認為從不拖欠作業的占48.8%;教師認為學生不拖欠作業的占45%。學生認為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占60%;教師認為學生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占78%。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絕大部分學生能及時完成作業,學生對自己完成作業質量的要求高于教師的要求。學生認為作業經常得到老師表揚的數據非常低,而教師認為經常表揚作業完成得好的學生數據偏高。說明作業完成得好的學生人員較少,而且比較固定。在獨立完成作業一項,學生表現最好。
談話學生意見:(1)未完成作業的原因是對作業興趣不夠,自己做不好,又不想麻煩別人;(2)對基礎差的學生的作業上交時間可延長;(3)作業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
課題組建議:(1)尋找學生無法及時完成作業的原因;(2)對于學生作業質量,教師可給予更多的包容,讓學生與自己賽跑;(3)教師應該多表揚學生并過問學生作業完成情況;(4)對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教師應采取一定措施。
中職生美術作業現狀分析與對策
(三)作業重視方面
學生認為美術專業/動漫專業的美術類課程的作業非常重要的占65.2%;教師問卷數據占89%。學生喜歡做美術類作業的占53.8%;認為美術類課程的作業是專業學習的重要途徑的占59%;教師問卷數據占100%。認為不能完成作業,專業會受到嚴重影響的占40.4%;教師問卷數據占77.5%。一般把完成作業安排在其他事之前的占38.4%。教師認為作業完成情況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占89%。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大部分學生比較重視美術作業,但與教師對美術作業重要性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學生的作業行動與實際表現不統一。
談話學生意見:美術類作業對專業學習很重要。
課題組建議:加強學生對作業的重視意識,讓其領悟作業與專業學習和發展之間存在必然聯系。
(四)作業展示方面
學生認為作業或作品經常得到展示的占23.2%;教師認為會把學生優秀的作業或作品進行展示的占%89。學生把作業當作美術作品來完成的占41.1%;學生認為學校有空間給自己展示作業的占22.4%;教師問卷數據是33%。學生希望學校能讓自己的作業得到展示的占40.7%;教師認為學校有必要重視學生優秀作業的展示的占78%。認為作業展示能促進學習積極性的占50.3%;教師認為輔導的學生作業得到展示讓自己有一種成就感的占78%。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學生作業得到展示的機會較少,而且能展示的學生比較固定。希望學校給予作品展示的學生近半,且有過半的學生認為作業展示能促進學習積極性,而教師也希望通過作業展示來提高教學積極性。
談話學生意見:(1)班級內以小組為單位,選出優秀作品在班內班外展示;(2)以專業部為單位,選取好的作業集中展示,橫向交流;(3)發揮校報、學刊的展示平臺。
專業教師意見:專業教師應介入學生優秀作業的展示與保存,建議建立收藏機制。
課題組建議:多展示學生作業,多給學生優秀作業展示的平臺和機會。
(五)作業保存方面
每一次作業都保存好的占52.8%;會拿以前的作業與現在的作業進行比較的占40.1%;會給自己的作業拍照的占38.1%;會給自己的作業制作作品集的占19.5%。教師認為學生的優秀作業有必要進行保存的占89%。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一般學生能保存好自己的作業,并進行拍照保存,但較少學生給自己作業制作作品集,教師對學生作業保存的期望較高。
談話學生意見:(1)采用作業袋方式保存作業;(2)采用電子檔案存貯作業;(3)作業保存的意義:日后可懷念學校生活、與現有作業對比可產生成就感、找工作時作為展示自己的最好資料。
課題組建議:幫助所有學生保存作業并制作作品集,并采用自制作業袋的方式進行保存,適時集中展示、交流。
(六)作業講解方面
學生認為老師每次都會講解作業的占46.3%;教師認為每改完一次作業都會進行講解的占100%。學生認為講解作業對專業學習很重要的占62.2%;教師認為講解作業是教學的方式之一的占100%。學生認為能從教師講解作業中得到反思和改進的占55.9%;教師問卷中的數據占100%。學生認為教師講解作業很有針對性的占44.6%,教師問卷中的數據占100%。學生認為教師講解作業的時候自己會做筆記的占23.9%;教師問卷中的數據占33%。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每次都會講解作業、作業講解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在作業講解中能有反思與改進以及講解作業的針對性方面,教師與學生意見不一。學生在教師講解作業時要學會作筆記。
談話學生意見:(1)不知道如何做筆記;(2)老師講解太快,因此做不了筆記;(3)老師講解作業時可板書或采用PPT的方式講解;(4)筆記可抄寫在當次作業上,便于作業修改;(5)作業做得特別差的可單獨講解。
課題組建議:(1)教師加強對作業的講解,可選擇課前講解或課后即時講解;(2)學生在教師講解作業時應該學會做筆記。
(七)作業評價方面
學生認為教師評價作業的標準太死板的占13%;學生認為教師評價作業的語言具有說服力的占27.3%;教師認為自己評價作業的語言具有說服力的占89%。學生認可教師給自己作業的分數和評價的占43.8%;學生認為教師評價作業很及時的占37.6%;教師問卷中數據是89%。學生認為教師評價作業的方式多樣化的占24.8%;教師問卷中數據是44%。渴望教師能對自己的作業進行單獨評價的占37.6%;教師認為常找自己進行作業單獨評價的占33%。教師認為學生平時作業成績應作為考評主要成績的占67%。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教師評價語言的說服力、作業評價及時性等方面需進一步研究。教師評價作業的方式有些單調。教師期望把平時作業作為考評的主要成績。
談話學生意見:(1)作業點評盡量詳細;(2)可采用同學互評,自評的方式評價作業;(3)可對優秀作業的完成者適時給予獎勵。
專業教師意見:平時作業成績應該占總成績的60%,作業評價對學生的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課題組建議:(1)教師評價語言應富有魅力;(2)評價方式需多樣,并可單獨點評;(3)平時成績可作為考評成績的主要組成部分。
五、問卷調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一般”選項的數據整體偏高,對問卷分析的精準度有一定影響。在五個選項中,每一題選擇“一般”項的最低比率有27.8%,最高的有57.8%,根據與學生的談話分析,“一般”表示具有偶然性,例如第一項第一題,老師布置作業的量太大,選擇“一般”的學生表示有時作業量大,有時作業量不大,因此選擇“一般”。故在問卷分析時,該類學生無法歸類。
2.部分學生對問卷的填寫有欠嚴謹,對題目理解不到位,不排除隨意性的成分。
3.學生對美術類作業的范圍認識模糊,理解狹隘。
六、結論
從問卷調查及與學生談話中發現,作業布置、作業完成、作業重視、作業展示、作業保存、作業講解、作業評價等情況可預測及體現學生成績、學習態度和班風等問題。
具體現狀問題體現在:(1)學生排斥假期作業;(2)學生能高質量地完成作業和做課外作業的學生還是少數;(3)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是想法與行動脫離;(4)學生作業的展示與保存制度沒有建立;(5)教師講解、評價作業及學生做筆記等缺乏實效性。
七、對策
(一)倡導學生自制作業袋(實物作業袋與電子作業袋)
1.作業袋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記錄,在教育教學中可發揮重要作用
(1)收集“成功”。作業袋可以保存學生每次作業,每次作業都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專業技能的進步,作業也越來越好,這些變化都可通過作業來體現,學生從中也能獲得成就感。
(2)交流評價。以作業袋為媒介互換交流,建立立體的美術作業評價體系。通過交流與評價,使學生漸漸認識自我、了解別人、相互欣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評價能力,發揮優秀作業和優秀學生的示范作用,同時有助于學生掌握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
(3)甄別與選拔。作業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果,作業袋作為作業的集合體,能使教師全方位地認識、了解學生,從而作為甄別學生成績優劣的原始材料,為選拔優秀作業給以指引、提供依據。
2.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學生作業袋的制作與使用方法
(1)實物作業袋。實物作業袋是學生利用紙質材料進行制作而成的作業袋。第一,學生自己設計與制作作業袋。美術班與動漫班的學生有良好的美術基礎,動手操作能力強,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意和手工自制作業袋,發揮各自的個性,加強學生使用作業袋的積極性。第二,作業袋的內容。作業袋可分為封面、作業和封底三個部分。第三,作業袋存放與展示。作業袋可放置于班級儲物柜,由科代表代為管理。每月班內展示交流一次,每學期校內展示交流一次。
(2)電子作業袋。電子作業袋是為作業進行拍照或拍攝之后以電子存檔的方式進行。第一,作業袋的內容包括作業標簽、作業、作業心得。第二,所需設備有U盤、硬盤、照相機。第三,呈現方式可以是文檔、QQ空間、博客、網頁等。第四,展示方式可通過QQ群的討論,瀏覽QQ空間、博客、網頁并且留言的方式進行。
(二)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業
即學生三到五人為一組共同完成一次作業。這類作業可以是一件作品,也可以是一系列作品,目的是發揮學生團隊合作與競爭的精神。通過團隊的精神來感染和帶動作業完成不好的學生,從而達到共同進步。
(三)問卷常規化
針對作業的調查問卷可一年一次,從問卷中了解學生的專業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況。該類問卷對教師、學生都無任何壓力,程序簡單,操作容易。把問卷調查規律化,大面積的收集學生意見,讓問卷調查成為學生與教師溝通的有效橋梁,成為教師調節教學行為的有力依據。
(四)以賽促學
根據學校專業設置現狀,每學期可對美術設計、動漫、幼師、計算機、網絡等五個專業班學生的同類課程的作業進行展示或舉辦專業技能競賽,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肯定學生學習成績,促進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又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將展示的作品制作成作品集,建立優秀作品收藏室。
(五)平時作業作為考評成績的主要部分
過去,教師對學生作業也有一定程度的重視,但基本停留在僅供參考地位。學生平時作業質量不突出,完成作業數量不夠,作業成績無完整記錄等,對學生期考總成績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在學生內心形成了只要認真對待期考即可,從而造成學生平時作業糟糕,學習氛圍不濃,進而衍生課堂管理混亂等問題。
為扭轉這種局面,筆者實施了非特殊情況下,學生平時作業完成量未滿80%者不能及格的措施。特殊情況是指學生重病、長時間事假、校內外其它培訓、身體原因等。學生在身體健康,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是應該完成每次作業,80%作業完成量為學生及格底線。通過這一限定,可以最大化保證學生作業完成的數量,有助于提高教學實效和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石鷗.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李呈之.教師做科研[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3]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4]何云飛. 幼兒作業袋[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版),1998(1).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