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制作微課教學設計而進行的集體備課活動就是一種有效的、發展空間很大的新型組織方式,它可以克服集體備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創新集體備課的操作方式,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有利于構建新型教研文化,推動教研組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微課;中職;英語;集體備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3-0117-02
收稿日期:2015-01-18
作者簡介:羅紅嫻(1975-),女,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職業英語教育、語言學。(廣東 廣州/511300 )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或實踐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的全過程。微課內容“小而精”,具備獨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夠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它是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獨特的呈現方式營造主題式的單元“小環境”。因此,“微課”不同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而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二、常規集體備課與制作微課集體備課
(一)兩種集體備課活動方式比較
常規的集體備課一般由一位教師承擔某一單元的備課,包括完整的教學案和課件制作等初稿。主要面對面研討交流,由備課組長主持, 主備人主講,其他人提出意見和建議,共同討論并優化方案。
通過制作微課的集體備課,是以教學環節或者知識點為基本單位,每課時中的教學環節或者不同知識點分配給不同教師主備,分別完成微課設計,錄制。主備人分別通過網絡展示做好的微課,其他教師提意見或建議,共同討論并優化方案,主備人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共識進行修改,優化微課教學設計并最終定稿,成為全組共享的集體備課終結性共享教學資源。并上傳網絡,各位教師可通過網絡下載集體備課成果,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微課作適當個性化修改。最后教師根據具體教學進度和課時安排,整合同課時的各個微課,形成課時教學資源。
(二)兩種集體備課案例比較
以中職《英語2.基礎模塊》(高等教育出版社)Chapter 4 Free Time為例,備課組有 4個教師,本單元主題涵蓋了聽、說、讀三方面技能,共有4個tasks。內容包括:Listening Task1——transportation schedule,Task2——Free time activities,Reading Task1—— Common holidays, Task2—— Travel ads 。
常規集體備課,在課時劃分方面,第一課時介紹假期和休閑活動, 第二課時主要介紹天氣和旅行社工作活動。在主備分工方面,則安排一位老師主備全部內容。而制作微課集體備課也可以分成兩個課時,由四位教師靈活分工分工主備,每位教師自主選擇其中的task進行制作微課,最后將四個微課整合到完整的教學課時中去,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本班的學情進行隨機調整每個tasks 的教學順序和方式。
三、制作微課教學集體備課的優勢
(一)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優化學生學習方式
充分利用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的優勢,在教學資源整合、教學方法選擇、考試評價等方面多提出建設性建議。青年教師則可發揮教學理念新、信息技術技能強的優勢,在課件制作、網上交互、視頻錄制、微課整合等方面多做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適時播放微課,隨時暫停,輔以精煉的講解。由于微課利用了網絡傳送的便捷與重復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且每個微課內容都相對獨立,短小精煉,非常有益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與課后輔導。
(二)構建新型教研文化,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制作微課教學的集體備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從根本上扭轉了教研、備課活動的無力現狀。在每一個課時的備課活動中,每位教師都有主備任務,各個微課都要被整合到一個完整課時教學中去。這就促使教師認真備課,用心參與。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完成備課任務, 通過寫微教案、制作PPT,學習使用制作微課軟件,完成一個又一個微課。還必須關注其他教師是怎么備課的、如何制作微課、對我制作的微課有什么看法等問題,這無形中就形成了以備課組、教研組為基本單位的學習型組織,濃厚了科組的教研氛圍,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整個教師團隊的建設。
四、制作微課教學的集體備課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提前分工,整合提高
每堂課時間為45分鐘,一課時包含多個微課,它們又應該由多位教師主備共同完成。主備教師初步制作的微課還需通過網絡交互便利,與整個備課組教師的進行交流,反復修改完善自己負責的微課。同時微課制作的程序相對復雜,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運作,所以需要更早進行,更具體地分工。由于一課時中的多個微課由不同教師主備完成,所以要求各微課的技術運用、水平層次、風格特點應相對一致或具有可整合性。一個微課有問題會影響整個課時的教學,進而影響整個備課組的學科教學質量。因此在制作微課教學的集體備課中必須加強教師間的協作互助,提高各個微課的質量和將幾個微課整合到一節課中去實現更有效教學的能力。
(二)目標明確,主題突出
從微課制作角度看,因微課時間很短,在教學過程中因授課時間有限,教師對于知識內容的裁剪和表達方式是教師匠心的體現,這是對教師提出的一種挑戰。因此,對于微課的認識,“微”不一定是微課的重點,關鍵在“課”。微課最重要的是目標性要明確。此外,要注意微課的“微”語言藝術,在微課設計過程中,應盡量讓傳達的內容引人注意。通過能抓住人心、容易上口、片段式的言語風格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關系。微語言是吸引注意力終極而廉價的工具,言語訊息的創作幾乎沒有成本,而一旦創造完成,也可以很廉價地迅速傳播開來而變得印象深刻。
(三)依托網絡,使用方便
微課視頻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主流媒體格式,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讓學生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
五、結語
微課在繼承和發展傳統的教學案例、課件、設計等教學資源基礎上形成了微時代下的全新的教學資源與模式。科技在發展,集體備課活動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微課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使英語學習不再單調和枯燥。 同時,通過制作微課使英語教師對研究感到親切,更加積極地從教學走向研究,打磨自己的教學能力并提高教學質量。未來微課的發展和價值在于教師能夠利用微課這一工具服務于教學,并利用這一形式來形成連續性的教育服務,更好地成為師生間的教學交流和溝通工具。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2]馬永富. 微格教學的環節及其理論依據[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12).
[3]黃燁.“微時代”下的“微課”淺析[J].科技風,2013.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