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賀
【摘要】本文介紹音樂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詳細闡述公安院校素質教育的特殊性及其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進而探討音樂教育在公安院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從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審美能力、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音樂教育;公安院校;素質教育;作用
一、音樂教育概述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是人類創造的一種文化現象,是音樂家表現現實社會生活的產物。音樂人通過音樂作品能夠反映豐富多彩的內容。可以表現社會現象,也可以表現重大社會事件,可以反映不同的風俗習慣,亦可以描繪自然景色,同樣可以抒發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受。
音樂教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普通音樂教育,二是專業音樂教育。普通音樂教育屬于藝術教育、文化教育范疇,是人的整體發展教育中的基本組成要素,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傳承文化知識,陶冶情操。專業音樂教育主要傳承和發展音樂文化,目的在于通過專門的音樂教育使學生掌握專業的音樂知識,從事音樂創作、演出和理論研究工作。
本文談到的音樂教育應屬于普通音樂教育。
二、公安院校素質教育概述
(一)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提出,原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對素質教育的含義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筆者認為,素質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質的教育。如何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將會貫穿素質教育的全過程。素質教育主要提高人的兩種素質,第一,提高人的內在素質,重點在于如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以及如何調整好人的心理狀態。第二,提高人的外在素質,包括提高人的各方面能力、行為等。
(二)公安院校素質教育
公安院校素質教育有其特殊要求,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部分教育,一是基本素質教育,二是警務素質教育。公安院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政治素質、人格素質、情感素質、意志素質、責任素質、能力素質等。公安院校學生應具備的警務素質包括:警務人文素質和警務技能素質。在公安院校的素質教育過程中,公安院校主要是提升學生這兩方面素質,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的、符合時代要求公安干警。
三、音樂教育在公安院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教育的作用指的是音樂教育對人與社會所能起到的作用。按照音樂教育的性質來分,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審美功能,一種是非審美功能。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指的是通過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音樂之美、鑒賞音樂之美,進而創造音樂之美。音樂教育的非審美功能主要表現在音樂教育的功利性。通常,音樂教育具有輔德、益智、健體等多種非審美功能。這種非審美功能不是直接、立竿見影的作用于人的德育、智育和體育,而是靠間接的方式起作用。
由于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音樂教育在提升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方面起到的作用同樣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一)有利于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審美能力
公安院校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具備了審美能力才能在生活、學習中不斷發現美得元素,產生積極、樂觀、向上的思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審美功能是音樂教育的本質,音樂教育是以藝術啟迪美,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教育能夠啟迪人們的心靈,引起精神的升華,因此,在培養公安院校學生審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藝術的層面看,音樂教育能夠塑造和培養公安院校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因為學生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能夠喚起他們內心深處對美的感受和體會。從而達到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審美意識的目的,進而使學生對學習、生活產生摯愛之情。
(二)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靈魂和生命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信仰、崇高的理想和優秀的政治品質。
音樂教育在公安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方面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往往通過音樂來反映思想與情感,開心的時候聽一些歡快的歌曲,傷心的時候聽一些低沉的樂曲。音樂教育通過音樂傳遞給學生積極正面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在熱愛音樂的同時,能夠深深領悟音樂帶給他們的信息,教會學生端正生活態度、感受生活樂趣,抒發情感、表達思想,這樣,水到渠成的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格。同時,那些積極向上的音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品格。
(三)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文化素養
音樂教育是文化素質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樂教學不只是教授音樂的創作、欣賞及樂器的演奏,還包括與音樂相關的知識,如音樂作品創作的社會背景、人文背景、時代背景等,以及與其相關的歷史、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知識。教師能夠將與音樂作品背景相關的文化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以便加深公安院校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四)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
公安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指通過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氣質、性格、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征,反映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帶有警察職業特點的心理發展和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提高公安工作整體質量的有效保證。公安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該有與警察職業相關的情緒、情感意志等特征和品質,能夠調控自我情緒,有自我減壓的能力。公安院校理應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音樂教育能夠緩解公安院校學生的心理壓力。21世紀,社會競爭激烈,公安院校生說面臨的學習、就業等壓力更大,導致部分公安院校學生心理負擔重,精神壓抑。公安院校學生通過欣賞美妙的音樂作品,達到放松緊張情緒、緩解自身心理壓力和獲得愉悅的心情的目的。
(五)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公安院校學生創新能力教育是素質教育關注的最終目標。公安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創新的精神,要勇于創新,不畏首畏尾,能夠有敢于堅持真理,不怕失敗的精神。二是創新思維,面對問題的時候,善于多角度思考,提出常規和非常規的解決辦法。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習近平曾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同樣,創新也是促進人民公安事業不斷發展的動力。因此,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根本所在。
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公安院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首先,在創新精神方面,音樂能夠使學生精神放松,獲得靈感,激發創造力、想象力。每一部音樂作品的產生都是由音樂家創造力發揮過程,通過教師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過程的分析,再加上學生用心去欣賞,就能夠讓學生深深的感受到音樂家所傳遞出的創作精神。其次,在創新思維方面。公安院校音樂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其可以在一種“寓教于樂”的狀態下,有效感化學生的心靈,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通過自主性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在遇到問題時更加客觀、準確的分析問題,改變自己的原有的思維觀念,采用有效的、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安院校的素質教育中能夠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公安院校開展音樂教育能夠很好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警務素質,對于培養綜合型、知識型公安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嘉幸,郁文武編著.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2.
[2]萬福緒主編.大學素質教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12:9.
[3]趙亞寧.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5,(4).
[4]陶馨.音樂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4,(1).
[5]戴斯平.公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