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三兄弟從醫》是中醫“治未病”中最有名的故事。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我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古人如此,而當今社會,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養生館、養生概念餐廳,各種媒體上的養生欄目,種類繁多的養生APP公眾平臺,都向人們傳達著一個信息,就是在慢性病高發、醫療費用增長、醫院人滿為患的今天,國民對于健康的迫切需求和祖國傳統醫學以其“簡、效、便、廉”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和認可。
其實,中醫“治未病”的理論源自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其意思也就是提醒人們重視疾病早期的發現和干預,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中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后防復三個方面。所謂的“未病先防”即是指在疾病發生之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比如我們日常保健的按摩推拿、冬季的膏方進補、廣東的煲湯文化都屬于此。“既病防變”是指疾病一旦發生,就要早期診治,防止轉變。比如諱疾忌醫的典故中,蔡桓公疾在腠理、肌膚、腸胃時,扁鵲分別提出的湯熨、針石、酒醪的治療,若延誤治療時機,最終導致病入膏盲,則悔之晚矣。“愈后防復”是指疾病初愈時,采取適當的調養方法及善后治療,防止疾病復發。
那么我國傳統醫學流派眾多,養生方法涉及功法、飲食、藥物、針灸多種,如何正確地運用這些方法?中醫養生的指導原則是什么呢?
一、保養正氣,慎避邪氣
“正氣”簡單來講就是指我們人體抵抗病邪的能力和機體康復、維持正常活動的動力。《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疾病和亞健康的發生,有“外因”和“內因”的影響,內因正氣居于主導地位。一般情況下,人體正氣旺盛,邪氣就不易侵犯,人們就會少生病,或病情較輕。就好比有些人抵抗力強,就相當于“正氣”強,平日則很少生病;而體質較弱,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因為“正氣”較弱,平日就會經常出現感冒等不適。
那么如何保養自身的正氣,從而達到輕身延年的目的呢?我們可以從脾、腎兩臟人手。腎主藏精,精的盛衰直接影響人體生長發育和衰老,所以歷來醫家、道家養生都強調固護腎精的重要性。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我們的飲食需要通過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并輸布到身體充養臟腑,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所以,脾、腎分別被稱為“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在所有的養生活動中,必須高度重視脾、腎的功能,以增強人體正氣,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二、天人相應,和諧統一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出了人處于宇宙天地之間,其生命活動與宇宙自然是密切相關的。《黃帝內經》中也指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所以,中醫提出了天人相應的養生原則。
一年四季,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植物有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命變化,同樣也影響到人體的生理活動。《黃帝內經》依據四季的陰陽變化,提出一年四季的養生原則:“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夏三月,……夜臥早起,勿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根據季節變化,相應調整作息時間和飲食結構,對于有體質偏頗的人群,我們也可以采取“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保健治療方法,保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協調統一,達到養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三、動靜互涵,形神合一
《周易》認為“天下之萬理,出于一動一靜”。動與靜,一陽一陰,相互依存,不可偏廢,二者要適度。日常生活中保持動靜的適宜主要是指勞逸適度,因為《黃帝內經》指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勞逸適度才可氣血充盛,筋骨調和。
形神合一則是指形體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協調統一的整體。這里的“神”不僅包括人們的精神狀態,更包括了思維、意識、心理、情志等方面,是廣義的。中醫重視神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強調養形和養神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圍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等,多是要求鍛煉者形體運動而精神內守,保持情緒的平靜,從而達到形神合一。
四、審因施養,三因制宜
中醫在治療疾病上強調辨證施治,在養生方面也同樣適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不同人群都有相應的養生調養方法。比如南方地區氣候潮濕,所以采用健脾祛濕的養生方法更為合適;而北方相對偏于寒冷干燥,所以較宜采用滋陰溫養的養生方法。不同人群因為體質的差異,調養方法更為多樣,比如有些陽虛體質者則需要食用羊肉、牛肉、花椒、姜類的食物溫補陽氣,氣虛體質者則需要多服用黨參、黃芪之類的補氣藥,血瘀體質的人群則可服用三七、丹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所以,在日常的養生保健中,要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養生保健方法,不可一概而論。
中醫“治未病”的方法豐富多彩,起居、運動、藥食、針灸、推拿等,從不拘于一功一法,從生活起居的各個方面都可以進行調養,而人體健康,也是從這日常的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同時,養生也并非老年人的專利,就如古代醫家所言,“人欲抗御早衰,盡終天年,應從小入手,茍能注重攝養,可收防微杜漸之功”,強調養生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健康長壽并非靠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實現,要求我們知行并重,持之以恒。老年人需注意的保健品誤區
過完年,家里往往堆滿親朋好友送來的禮品。尤其是老年人,各種營養品、保健品堆積如山。但是,你打算把這些營養品全都吃到肚子里去嗎?本期《健康人生》特邀用藥專家,分析為何老年人要慎用白蛋白和蜂膠。
白蛋白是一種重要、寶貴的血液制品,來源緊張、價格昂貴。主要適用于失血、創傷等引起的休克,大面積燒傷、外科手術前后血漿容量不足、各種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癥、腦水腫及大腦損傷所致的顱內壓增高、血漿置換,及大手術后的呼吸窘迫綜合癥等癥。
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人血白蛋白幾乎成了防治疾病的“萬能針劑”、“滋補藥”和“強壯劑”。許多老年人常用白蛋白,以期強身壯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還有經濟條件好的老人每幾個月就要通過“關系”,用一支白蛋白,以期補虛補虧,殊不知,以上種種對健康并無好處。
專家告誡:
《中國藥物大全》上寫明使用白蛋白的注意事項:孕婦、老年人慎用;高血壓患者和心力衰竭者禁忌。因此以下幾種情況要慎用——
1.老年中晚期癌癥患者:①從營養學角度看,白蛋白營養價值不高,而價格卻昂貴;②癌癥細胞屬于瘋狂生長型細胞,故病人進補白蛋白后,反而助長癌細胞的瘋長,加速病人死亡。救命藥反成催命劑!
2.重癥老年心血管病人:家屬會央求醫生注射白蛋白以挽救病人生命,而醫生明知不對癥,為“照顧”家屬只得違心開處方,但其實白蛋白并無起死回生的功效。
3老年手術者:剛做完手術,病人無精打采、毫無生氣,用點白蛋白吧!——這也是對白蛋白的一個認識誤區。雖然白蛋白有助于提高精、氣、神,但一般手術不會引起低蛋白血癥,故手術病人無需補白蛋白。
專家提示:
一支25%的人血白蛋白價值
500——1000元,所以白蛋白用在不對癥、
不該用的老人身上,既是一個心理誤區,
也是血液資源的一種浪費。
盲目使用白蛋白,還會帶來多種不良反應,如①大最應用后因白蛋白有“高滲”作用,可造成人體脫水(消腫)和機體循環的過度負擔,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腫等,特別是老年性高血壓病人;②發生過敏反應:如蕁麻癥、皮癥、寒顫和發熱等;③可能感染傳染病,特別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④加重老人肝腎功能的負擔,嚴重者導致藥源性肝病、腎病;⑤可致鋁污染,為今后誘發老年癡呆癥留下隱患!
蜂膠由樹脂、樹香、蜂臘、揮發油和花粉等組成,主要成分為黃酮類、萜烯類、芳香物質和有機酸類,還有氨基酸類、維生素類、礦物質和多糖類,以及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特別是多種“活性酶”。國際上,蜂膠有“世界上最佳的天然抗生素”、珍貴的“天然免疫增強劑”和“美容佳品”的美稱。
臨床實踐也證實,蜂膠不但具有很好的殺菌消炎、抗氧化、凈化血液和增強免疫的功效,還具有降脂和軟化血管等作用,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有輔助的治療作用。然而,許多老年人陷入蜂膠誤區,一是把它當作滋補品,二是當作“消炎藥”。殊不知,這將有損健康!
專家告誡:
蜂膠產品不同于蜂蜜和蜂王漿,并不是人人皆宜的滋補品;而應是嚴格地“對癥下藥”,因人、因病地控制劑量。尤其是老年人用蜂膠,須明確蜂膠不是一種“治療性”藥物,不能代替任何某一種藥物,如治療糖尿病確有一定療效,但也只是輔助治療作用,故不能完全停用降糖藥物,否則將貽誤病情!
專家提示:
原料級蜂膠不能直接服用,因其中可能含有過量的重金屬(特別是鉛)和多種非天然夾雜物;又因蜂膠中的成分復雜,受加工工藝的限制,蜂膠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屬污染(特別是鉛)難以徹底清除,人若常年服用,日積月累,就會造成的重金屬鉛的蓄積中毒。
有的蜂膠,因蜜蜂的種群不同,或采蜜時含有有毒成份或過敏成份,應用后就會產生中毒或過敏反應,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還有過敏體質的老年人,一般不宜應用蜂膠,否則能引起多種過敏性疾病,特別是過敏性皮疹、風疹塊等,等于“引病上身”。讓我們一起來“呼吸瘦身” 方清
NO.1我們的呼吸做對了嗎?
呼吸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同時又是重要的養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載著生命的能量。
人的肺平均有兩個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1/3的能力。美國健康學家的一項最新調查顯錄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確。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便匆匆地呼氣了,這樣等于沒有吸收到新鮮空氣中的有益成分。
尤其是坐辦公室的人,由于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淺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換氣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頻率下,依然通氣不足,體內的二氧化碳積累;加上長時間用腦工作,機體的耗氧量也很大,進而造成腦部缺氧。所以常坐辦公室的企業家、白領們經常出現頭暈、乏力、嗜睡等綜合征。
而現代研究者和專家所推崇的腹式呼吸,則充分利用了兩肺,讓空氣在體內得到足夠的循環,可以使身體血液循環及含氧量增加,加速燃燒體內脂肪。同時呼吸經由橫膈膜與腹部肌肉的強力擠壓運動,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
NO.2怎樣才是腹式呼吸?
取仰臥或舒適的冥想坐姿,放松全身,右手放在腹部肚臍,左手放在胸部,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細心體會腹部的一起一落,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就可以將手拿開,只是用意識關注呼吸過程即可。
這便是腹式呼吸的全過程。當然,在做腹式呼吸時,不要緊張也不要刻意勉強,如果是初學者就更應該注意練習的過程和對身體的影響,吸氣時,感覺氣息開始經過鼻腔、喉嚨充分地集中于肺部,當肺部容積逐漸增大,而保持胸廓不動,就會迫使橫膈膜下沉,同時腹略向外鼓起;呼氣向內收回腹部,橫膈膜向上提升,使大景濁氣呼出體外。
把腹部當皮球,用鼻吸氣使腹部隆起,略停一兩秒后,經口呼出至腹壁下陷。每分鐘大約有五六次即可。一般每日兩次,可選在上午10時和下午4時,每次約10分鐘。
腹式呼吸的關鍵在于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昔,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應收縮與脹大到極點,如果每口氣直達下丹田則更好。
No.3腹式呼吸減肥必招
腹式呼吸不僅能夠養生,最重要是能讓你的身材完美起來,而且還能隨意“改造”身體不滿意的部分。以下這些練習可根據你的情況有選擇地來做,也許在重回工作的幾星期后,你會發現自己不僅更自信了,也更有魅力了。
提臀瘦身
STEP1
(吸氣)雙膝向下彎曲,面朝上躺下,使腳腕貼上臀部后吸氣。
(呼氣)想象骨盆向左右張開,同時呼氣。即想象腰骨被向上拉起。
STEP 2
(吸氣)呼氣完畢之后,想象用雙手包握雙足跟向上提起,緩慢提起足跟,再吸氣。
(呼氣)用雙手按住腳心,想象上半身被拉向頭部方向,同時呼氣。
STEP 3
(吸氣)雙腿張開,屈膝,以小腳趾為中心雙腳心相對齊,雙手放在兩大腿內側,同時吸氣。
(呼氣)呼氣的同時,放在大腿內側的手用力向下壓,使大腿外側貼地。這樣的動作反復做2~4次。
大腿后側瘦身
STEP 1
右腿向內彎曲后坐在地上,左腿張開、伸直,此時要保持背部姿勢正直。
STEP 2
左:(吸氣)將伸直的腿移動到身體后側,腳腕保持直角,可略微彎曲膝部。
右:(呼氣)將上體盡昔向伸腿的反方向扭轉,盡可能避免彎腰。左右交替進行,各做2次。
大腿內側瘦身
左:(吸氣)坐在地上,將右腿向外側彎曲,左腿伸向前方,吸氣。動作要領是前伸的腿部膝蓋內側緊貼地面。
右:(呼氣)呼氣,同時用右手撐地,將上體向左側扭轉。左右交替進行,各做2~3次。
小腿瘦身
(吸氣)雙腿伸直,腳腕保持直角,將腳掌貼在墻壁上亦可,保持姿勢吸氣。
(呼氣)保持膝蓋伸商的姿勢,用雙手抓住腳尖,呼氣的同時將上體向前伸。
膝蓋后側瘦身
(吸氣)張腿坐下,略微伸直腳背。伸直膝蓋的同時將膝蓋內側貼于地面,并吸氣。
(呼氣)呼氣,想象腹部貼地,將上體向前傾,直到膝蓋彎曲為止。反復進行3~4次。
鏈接腹式呼吸注意事項
第一,呼吸要深長而緩慢。
第二,用鼻吸氣,用口呼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左右。即深吸氣(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氣(回縮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鐘,做30分鐘最好。
第五,身體好的人,屏息時間可延長,呼吸節奏盡量放慢加深。身體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氣要吸足。每天練習1~2次,坐式、臥式、走式、跑式皆可,練到微熱微汗即可。腹部盡量做到鼓起縮回50~100次。呼吸過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