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規劃項目《中職學校語文模塊化教學探討》(項目批準號:ZJB15053,項目主持人:何權鋒)的階段成果。
摘要:職業教育要著力某些社會需求,凸顯學生的職業技能,強化學生服務社會的教育導向。中職教育改革創新工作,為語文模塊化教學指明了方向。中職語文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創業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基礎課程,如何合理的設置模塊化教學目標,如何從中職語文教學模塊化中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語言口語交際、應用文寫作、文學作品鑒賞等能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實踐應用
中職語文課程教學要滿足專業服務導向,能夠突出職教特色,在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下,從教材組織、課程知識及能力養成上協調好“夠用”、“必需”的關系,體現課程知識的應用性。對于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的實施,從模塊化設置及模塊化教學目標上,圍繞學生語文素養,著力從基礎知識模塊、口語交際訓練模塊、應用文寫作模塊、文學作品鑒賞模塊中來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序養成。
一、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的內涵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的發展中職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從中職教育改革上指明了方向。中職語文教學作為職業院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肩負著培養學生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創業能力的基礎作用。圍繞當前職業教育“寬基礎、活模塊”要求,利用模塊化教學來重組課程資源,靈活合理的搭配,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依據《中職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應該通過課內外活動來鞏固和拓寬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并著力從語文口語交際、應用文寫作、現代文閱讀能力上來促進學生自學和運用語文的習慣。中職語文在模塊化教學實踐中,如何從語文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銜接中,發揮語文的基礎導向作用,為學生的就業奠定基礎。為此,模塊化教學將以現場技能教學為核心,從工業生產模塊化思想中,對學科課程知識點進行劃分,并根據其邏輯關系進行組合成獨立的教學單元,有助于學生在不同崗位群或技能群中靈活運用,如通過增刪單元知識 或調整知識組合方式來滿足不同學科教育目標。模塊化進行以其現實性、靈活性、針對性、科學性越來越受到職業教育的關注。
二、中職語文基礎知識模塊教學
漢語是我們日常交際的重要工具,也是承載人類文明的主要手段。在中職語文基礎知識模塊化教學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強調,特別是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力,為其他模塊的學習奠定基礎。中職階段一般為三年制,基礎知識模塊應該圍繞第一學期來展開,從常用漢字的學習、從基本閱讀方法的訓練,從語言能力習慣的培養上,帶領學生從中多讀書、好讀書、愛讀書,能夠利用網絡、圖書館等信息平臺進行檢索和應用。
三、漢語普通話、口語交際模塊訓練
中職語文教育肩負著培養廣大學生練好普通話,滿足學生利用漢語進行日常交際要求。對于普通話,由于地方方言的影響,看似簡單其實很難。還有很多學生張口被動,靦腆,普通話運用積極性較差。利用本模塊教學,從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上,克服膽怯,鼓勵學生張口說普通話,強化說話能力。如讓學生按照座位順序進行輪流朗讀課文,復述經典范文,利用自習課進行講臺上講故事,不斷增強學生的口語應用及演進能力。另外,在提升學生學說普通話,應用普通話中,還要關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職學生在走向崗位過程中,要學會自我介紹,要能夠從求職應聘中自然的溝通,學會接人待物,能夠主持或參與演講、辯論等活動,能夠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表達,能夠與人溝通,能夠在不同場合把握分寸的進行口語交際。這些能力的養成,需要進行專門的鍛煉。如對于脫稿講話,要從稿件內容記憶上,引導學生有節奏的表達;對于課堂上的即興演講,要不定期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即興回答,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增強語言組織能力。經過長久而有序的訓練,來改變學生的內向性格,增強公共場合語言表達的信心,從“不敢講”到“不怕講”,為學生走向崗位、走進社會奠定基礎。
四、應用文及實用文體寫作模塊教學
對于應用文寫作是對語文素養的考查,也是鍛煉學生運用語文知識來滿足實踐應用的具體表現。應用文寫作是建立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上,能夠結合客觀實際,按照相應的格式要求進行寫作。葉圣陶先生談到,我們不一定要學會寫小說、詩歌,但是要能夠結合工作實際,寫作實用的文章。可見,對于實用文章,并非是高標準的寫作,而是根據實際需求,依托規范的格式來進行寫作。如崗位工作匯報、請假條、階段總結等。為此,在本模塊教學中,要進行應用文寫作資源整合,通過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從訓練中來把握寫作要點。如在寫作個人文書、辦公公文、專用書信、演講稿、匯報總結等文體中,應該遵循以下幾點:一是語言表述要精要,遵循相應格式,力求簡明扼要,符合實際,避免長篇大論式的闡述;二要遵循典范性,不同文體有其特點,結合范文或范例,以簡略的評析來突出內容的實用性和示范性;三要具有鮮明的特色,對于不同文體在表達信息上,要強調重點,力求內容反映職業特點、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具有思想啟迪意義;四是要強化訓練,對于應用文及其他實用文體,要加大實踐訓練,從題型、從內容、從寫作方向上進行訓練,增強操作性。
五、閱讀鑒賞模塊教學
中職語文中的文學作品閱讀與鑒賞是培養學生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在該模塊教學中,要從傳統性、時代性上來貫穿教育使命,突出教學側重點。一是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訓練,從文學作品閱讀中,通過進行閱讀材料選擇和組合,讓學生能夠從燦爛的文明歷史中,強化民族自豪感。如對中國小說的閱讀,對中國詩歌文化的鑒賞,對中國戲劇歷史的發展,對中國散文的學習和鑒賞等。文學作品閱讀要把握文學知識、文學史知識、文學作品賞析方法的運用,引導學生從語言魅力上、發揮聯想和想象,從文學教育中體會文學的魅力。另外,在閱讀鑒賞模塊化教學中,針對不同文學作品形式,從自行選擇、自行組合上,圍繞學生語文實際,帶領學生從文學作品鑒賞中掌握必要的分析方法,注重精講略講的組合,教師啟發和學生探討的運用,文學社團、閱讀會、練筆寫作的滲透等。
【參考文獻】
[1]吳光.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2012(02)
[2]葛裕群.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中),2014(03)
[3]張俊杰.中職語文模塊化學習操作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