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琴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不斷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城市建設對人們的生存環境和日常生活有著重要影響,城市規劃能夠使城市建設中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對城市建設有著顯著的作用。因此,相關人員應注重城建規劃設計,通過有效手段提升其科學性,以促進現代化城市的快速發展。本文就科學開展城建規劃設計進行了研究思考。
關鍵詞:科學化;城建規劃設計;思考
城市規劃設計在城市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城市的合理規劃、資源的良好配置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很多城市在建設中都未能進行科學的規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還需要找相關人員加強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分析,積極尋求能夠實現城建規劃設計科學化的路徑,為人們創造良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一、城建規劃相關概述
城建規劃是一門具有較長發展歷史的學科,由多種知識體系構成[1]。城市規劃設計主要是對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包括公路、建筑、街道等方面的規劃布局,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科學的城市規劃能夠實現城市內資源的合理配置,突出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幫助城市建設特色品牌,并能夠有意識的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生存空間。同時,科學的城市規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且城市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法制性和強制性,不會出現中途解除或是重新制定的情況,有助于保證城市的穩定性。
現階段很多城建規劃設計缺乏科學性,在設計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到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對古代建筑的保護,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原則,導致城市規劃設計實施后,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城市歷史文化遭到了嚴重破壞,反而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在城建規劃設計中,往往會偏重于城市規劃速度,導致城市規劃質量不高、城市建設成本提升、建設后城市存在眾多不合理問題,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快速發展。因此,還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城建規劃設計的研究思考,盡快實現科學化的城建規劃設計。
二、城建規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一)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是目前城市規劃中必不可少的[2]。因此,在城建規劃設計過程中,規劃設計人員應具有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從大局處著重,充分考慮城市的整體化發展,在時代不斷變化過程中,始終保持城建規劃設計能夠與城市建設發展保持同步,不斷完善城市規劃設計,以保證城市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能夠得到共同、平衡的發展。
(二)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市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城市建設是改善人們生活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城建規劃設計中,應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按照人性化設計理念,對城市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文明、便利的生活環境,以滿足城市居民的生存發展需要?,F階段的城市居民受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影響,交往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多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鄰里之間互不關心,人心在冰冷的水泥建筑中也逐漸冷漠。這也要求城市規劃設計人員應加強對人類交往空間的設計,采用人性化的規劃設計方式,增加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提升人們之間的親切感,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人類文明行為的塑造。
(三)遵循文化性原則
對文化層次的探求,也是對社會人際生態的一種文化表現的探求[3]。在城建規劃設計中,規劃設計人員應遵循文化性原則,對城市地區的文化進行深入探索,比較本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的區別,避免盲目照搬其他城市的規劃設計,積極吸取多種優秀建筑文化,協調人類活動區域與其他各區域之間的關系,強調人、建筑與環境的協調,實現宏觀、科學的城建規劃設計。
三、科學開展城建規劃設計的思考
(一)城建規劃生態環境設計思考
城建規劃設計中,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問題。綠地和水系統是生態環境中的重要部分,不僅能夠美化環境,同時能夠提升城市綠化程度。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在城建規劃設計中,需要按照城市的氣候、地理位置等的不同,合理選擇植物種類,以便使城建綠化更加貼近自然,規劃設計人員可以從廣植喬木、普植花卉、建設草坪等方面予以實現。同時,在規劃設計中,規劃設計人員應充分融合城市中的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使人們在欣賞建筑物的同時,伴以綠色景觀,通過綠色植被“軟化”城市建筑物,例如建造屋頂花園、建筑立面綠化等,實現對建筑物表皮的綠化改造,增強城市中的綠色氣息。
在進行水體系統規劃設計中,水化設計人員需要采用自然化設計,例如設置綠色通道等,建設城建慢速交通系統,采用適合濱水區的植物進行綠化,以保證城市水資源不會受到污染,充分發揮其生態調節功能,為人們創造舒適的生存空間。
(二)城建規劃道路設計思考
道路是城市的重要骨架,在道路規劃設計中,規劃設計人員應根據道路用途不同,對其進行合理設計。例如在規劃設計生活性道路時,應在能夠保證交通順暢的前提下,拓寬行人活動面積,提升人的活動量,并在道路兩旁設置公交站、休息長椅等,實現人性化設計。而對于交通性道路的規劃設計,規劃設計人員需要根據車行尺寸和速度的不同進行合理規劃,并在道路規劃設計中融入城市特色,例如在市中心交通性道路兩旁種植綠色植物,或是在高速公路的設計中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能夠眺望整個城市的風景。同時,步行街道應盡量建設在充滿生氣和活力的區域,例如建設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在滿足人們購物需求的同時,展現出城市人性化的建設原則和欣欣向榮的城市面貌。
(三)城建規劃居民活動區域設計思考
城建規劃設計中,應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交往場所,以提升城市居民的活動量和彼此之間的親切感。例如在城建規劃中建設居民活動廣場,對城市氣候條件等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對綠色植物的種植以及亭子、長椅、噴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廣場微氣候,營造更舒適的活動環境。同時廣場應盡量選擇節能環保型材料建設,并根據季節、地理位置等因素對其色彩和布局進行科學的規劃,提升地面鋪裝的滲水性,在增進居民之間交往的同時,對周邊生態環境進行改善。
四、結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相關人員也需積極提升城建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嚴格遵循規劃設計原則,盡可能的實現城市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以促進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凡利.關于城市規劃科學化的幾點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8):1-8
[2]陳奎.科學化開展城市規劃的若干思考[J].建筑與文化,2013,(04):402-403
[3]馬東岳.科學開展城建規劃設計的簡要思考[J].房地產導刊,2015,(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