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嘉辰
摘 要:初三歷史復習,任務重,時間緊,要復習的知識點多而雜,準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但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學生感到復習壓力大且事倍功半。為改變這種狀況,用簡化概括法,不僅能輕松搞好中考歷史復習,而且能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簡化概括法;初三歷史;復習
一、簡化概括法的主要優點
1.可將龐雜的知識點簡化,減少學生的記憶量,使學生識記起來更容易,而且記得更牢。如識記清朝皇帝的在位順序時可以這樣做:努爾哈赤皇太極、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緒宣統。
2.可減輕學生復習的負擔,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初中生由于受到年齡小、思維能力不足、社會閱歷淺、知識積累少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教師可讓學生在對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總結、概括、濃縮的辦法,將知識簡化概括后再去記,這樣學生也感到輕輕松松。
3.可培養學生主動分析、理解、思考、總結、概括知識的能力。而且對自己動腦思考和總結出來的知識點會記得更牢。
二、簡化概括法的使用方法
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方法,如果學會用活,做到舉一反三,則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抽取要點,簡化概括,抓關鍵知識內容。正確選用課本中的關鍵知識點,或者用自己的語言精練準確地表達出來,形成知識要點,以知識要點內容來概括教學 :
(1)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其突出之處有:詩人多、作品多且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初唐陳子昂,盛唐王維、岑參、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尤其以李白、杜甫的詩歌成就最高。李白的作品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且想象豐富,語言輕快。而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的杜甫,他的作品“三吏”“三別”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復雜、動蕩的歷史時代,其作品氣魄雄渾、沉郁悲愴,語言表達的錘煉、凝重是其他朝代無可比擬的。
(2)宋詞:詞是宋朝的主要文學成就,詞的突出特點在于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演唱。北宋的蘇軾,他對詞的發展有突出的貢獻,作品以表達豪邁奔放的思想感情去描寫雄渾,壯觀的景物且給詞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如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兩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風委婉,感情真摯,善于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且滲透憂傷的感情。南宋辛棄疾、陸游:他們的詞大都內容豐富,慷慨激昂,氣勢雄壯且題材廣泛,感情充沛。
宋朝詞人的作品都與其所處不同時代的境遇有關,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時代特點。兩宋之交的李清照顛沛流離,憂傷之情躍然紙上;處于山河破碎時的南宋詞人辛棄疾、陸游,一生渴望著為山河收復而慷慨激昂,特別是陸游還是我國現存作品最多的人。
(3)元曲:元代的散曲和雜劇組成元曲。把音樂、歌舞、動作、道自熔于一爐,在著名劇作家關漢卿的悲劇作品《竇娥冤》中表現的最為突出。
通過這樣簡化概括的教學,既為學生釋疑了要點知識,又使學生把課本的基礎知識內容與社會生活更加地貼近。
2.以時間為序來簡化概括,組織知識。記憶年代是令許多同學頭疼的,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它變得易記而難忘,對此,我認為這些方法很好:
(1)以統治時間短進行簡化概括比較:秦朝自公元前221年建立到公元前206年滅亡,只存在15年的時間。隋朝:自公元581年建立到公元618年滅亡前后也只有37年的時間。這兩個盛極一時的朝代為什么會消亡得這么快呢?與他們的暴政統治不無關系。
(2)暴政統治的簡化概括比較:秦朝建立后廣建皇宮,加重了農民的賦稅。刑法也極其殘酷:炮制了“族誅”和“連坐”法,而且到秦二世時統治更加黑暗。隋朝:隋煬帝也廣建豪華的宮殿,并發動三次對高麗的戰爭,造成了無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他們的這些相同暴政統治也就造成了農民起義而最后被推翻。
這兩個繁盛一時的朝代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曇花一現應該不值一提,但又為何要在課本內容中再現呢?這就不能不使我們聯想到他們所創造的對人類具有深遠影響的貢獻。
(3)主要貢獻的簡化概括比較:秦朝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統一了全國,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而且還修建了長城。隋朝:創制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統一了南北,并開通了京杭大運河加強了南北的交通。
這些教學內容的簡化概括比較雖然跨越了教材的順序,但卻使學生對這兩個盛極一時的朝代有更明朗的認識,擺脫了生硬的說教,也為基礎知識的記憶提供了幫助,并從中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
3.從政治形勢與民族關系的特點進行簡化概括
從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的369年間曾出現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割據政權并立,這一時期雖然是封建國家處于大分裂的時期但也是各民族大融洽時期。與此相似的五代十國的更替和遼、宋、西夏、金、元時期從公元907年到公元1368年也是我國封建割據政權林立的時期,特別是公元907年后的五十多年里所出現的五代十國,軍閥之間的混戰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各民族的關系卻進一步的融洽,社會經濟也得以繼續發展。
4.從農民起義的形式看:簡化概括分析農民群眾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
東漢黃巾軍起義是利用“太平道”的宗教形式來組織群眾,還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而太平天國的起義也是利用“拜上帝教”這一宗教形式來發動組織群眾。建立了政權而且明確提出了要建立:“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溫飽”的理想社會。從他們的目的上看農民群眾的覺悟已隨著歷史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
上述的簡化概括比較教學雖然有些程度上跨越了教材的內容,但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他們洞察問題的能力不能不說是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也避免了枯燥、生硬的空洞說教。以更好地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