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美術是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創作和積累起來的,是人們智慧的產物,為人們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美術的傳承途徑變得多元化,將民間美術引入地方高校教學中,發展特色藝術設計教育,成為地方高校探索和研究的主題。陜西民間美術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在引入地方高校設計教學中,能加強地方高校藝術設計特色,同時也能促進民間美術傳承,突顯民間美術的價值。
【關鍵詞】民間美術;陜西;高校設計教學;傳承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民間美術由原始的師徒教授和代代相傳方式轉化為多途徑,多元化的傳承。將民間美術引入地方高校教育課堂,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是發展特色藝術的起點,也是當前地方高校探索和研究的主題。要想更好地傳承民間美術,就需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和掌握它,地方高校學生多、氛圍強,是很好的文化傳承場所。同時,如何更好地發展現代設計教學和建設中國特色教育,是各高校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陜西地區民間美術的傳承現狀分析
傳統民間美術是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創作和積累起來的,是人們智慧的產物,為人們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依據。陜西民間美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含在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來源于勞動人民,根植于與勞動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民俗事項中,它的傳承受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制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穩定性。
傳統的民間美術創造者大多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他們大都學識較淺、文化知識匱乏,只是在生產生活之余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通過剪刻拼貼等表現手法傳遞出來,隨著時間的積淀,這種簡單的表達慢慢積累成熟,形成現在的傳統民間美術。在發展延續的過程中,多以子承父業和師徒教授的方式,言傳身教的一代代繼承下來。例如:徒弟通過記憶、旁觀、揣摩和領悟師傅的技法寓意和固定的口訣等,完成對技藝的學習。但這種傳承方式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個人色彩,在繼承的過程中,徒弟會將自己認為主要的夸大,而將自己認為次要的剔除,延續下來的不再是上一輩的全部,而是帶有濃郁個人色彩的新藝術。民間美術形式表現以實物為主,遺留下來的傳承技藝資料主要是簡單的范本和畫樣,例如:陜北的民間剪紙,保留有很好的剪紙母版,配合傳授技術與直接指導,在農村婦女間進行相互交流,才得以很好的傳承。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產業化的大批量生產,陜北剪紙失去原有的靈性,作品變得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春節貼窗花的習俗也被大量的外來形式所替代,傳承和保護民間藝術成為當前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當下在各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各地成立了很多的民俗館、美術館等,用以宣傳和普及民間美術,但這種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只能讓人們觀看了解,不能起到主動參與和學習的目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傳承陜西民間美術,急需更多的專業人力,其中地方高校就是最好的平臺。
二、陜西地方高校設計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因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更便于當地民間美術的學習。陜西地區的民間美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信息,只有置身于當地的文化環境、體會當地的人文特色,才能真正領悟和學習到純粹的地方民間藝術。當前以傳統的民族文化內容為基礎,探索民族性的現代設計教學,增強地方特色設計的魅力,是地方高校發展特色設計教學的主要思路。
首先,地方高校為陜西民間美術的傳承提供平臺。高校設計教學中的設計實踐環節,為老師和學生深入了解民間美術提供機會和場所。高校教師文化知識豐富、科研能力較強,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展開對各地民間美術的學習和考察,讓學生置身于當地的文化環境中,主動接觸和學習民間美術信息。了解陜西民間美術的歷史、制作工藝和制作流程,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整理,作為后期藝術設計課程的借鑒,為高校師生深入學習和研究陜西民間美術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實地的考察可以激發在校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成為陜西民間美術傳承和延續的繼承者。
其次,在地方高校設計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可以更好地將民間美術在現代教學中進行延伸,更好地吸取地域文化,為現代設計打開新的思路和方法。陜西民間美術對于陜西地方高校設計教學來說,既提供了充足的營養,也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例如:陜西關中地區的鳳翔泥塑藝術和陜北的民間剪紙藝術,它們中包含了大量的民間美術符號和寄寓的情感信息,我們可以深入系統地學習和理解它們,并應用于現代設計的各個環節,達到延續和傳承的目的。
三、陜西民間美術在地方高校設計教學中的傳承方法
設計是文化的載體,設計教學是延續文化的有力手段。陜西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必須借助地方高校這個大的教學資源,并將這種資源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歸整出更有效更合理的傳承意見。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優秀的陜西民間美術師資。要增強陜西民間美術的傳承力度,首先應當培養大量的民間美術愛好者,而這些民間美術愛好者的發掘,應當從指導他們學習的教師入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解決民間美術引入地方課堂教學的首要問題。在高校中加強民間美術學習,可以組織多種學習活動和采取多種學習方法。比如開展與民間美術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組織和承辦各種民間美術展覽,也可以通過邀請的方式讓民間藝術家走進課堂和師生進行近距離的交流,等等。用以提高教師和學生對地方傳統民間藝術的深入學習和掌握,更好地進行傳承和發展。
其次,加強民間美術課程建設。課程學習是大學教學模式的根本,而民間美術想要更好傳承和發展,就必須扎實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去學習和掌握它,擴大掌握的群體。高校設計教學是文化傳承的良好環境,可以通過增設相關的地方民間美術課程進行系統規范的學習。課程的增設主要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兩個大的方面來進行:理論課程方面,主要包含各種民間美術的發展史和藝術特色研究;實踐課程方面,主要針對地方特色,講授各種工藝制作的流程和制作技巧等。在這一方面,許多專業的藝術院校都進行過類似的行為,例如聘請民間藝術大師進校園、進課堂作技藝講解和方法傳授。
綜上所述,陜西民間美術內容豐富多彩、造型手法多樣,將其引入藝術教育課堂,不僅能加強地方高校藝術設計特色,同時也能促進民間美術傳承,突顯民間美術的價值。將陜西民間美術引入地方高校設計教學中,為民間美術和現代藝術設計之間構筑橋梁,民間美術得到傳承和發展的空間,藝術設計也找到正確的定位和藝術發展方向。民間美術對現代設計教育有著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也是加強地區特色文化建設的基礎。繼續和發揚地方傳統民間美術元素,弘揚民族特色風格是未來藝術設計創作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注釋: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以民間美術資源為基礎的地方高校現代設計教學研究 ?(項目編號:SGH140815)。
參考文獻:
[1]黃立元.樹立傳統文化教育在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地位[J].藝術教育,2006(10).
[2]周旭.中國民間藝術概要[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9.
[3]高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元素融入當代高校藝術設計教育[J].裝飾,2010(11).
【朱小娟,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