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霄青
【摘要】語文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綜合技能和獲得一定的語文思維能力,由于職教語文教學面臨的“生源”越來越差,職教語文教學設計也就越來越難。這篇文章主要論述了職教語文教學設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進行職教語文教學設計。
【關鍵詞】教學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教學任務分析 教學過程 教學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33-01
教學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與學的活動,教師要使學生能盡快掌握知識和技能,就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地設計和安排。
課堂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學生進行的,那么,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教學設計的目標,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和獲得一定的思維能力。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設置好教學目標?職教語文教師應該依據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個性、興趣、愛好、學業成績、先前經驗、能力發展等特點來設置,職教語文教學目標的制訂應該符合教與學原理,制訂的教學目標應該與本學科目標、本年級和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一致。一個好的職教語文教學目標應具備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指導教師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指導教師測量與評價教學效果的功能,在職教語文教學實踐中充分體現職教語文教學目標的導學、導教和導測量的作用。職教語文教師在課前的備課中就必須思考這些問題:我能否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能獲得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教學安排是否適合這個班的學生?根據這堂課的教學效果,下一步的教學目標應當如何制訂?例如:口語交際—復述技巧的教學目標設計,職教語文教師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學生通過教學能夠獲得何種能力?經過認真思考后,我們可以看出,該教學的真正意圖是學生掌握復述的基本技巧。所以,語文教師可以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解停頓、重音、語速等基本口語技巧的概念內涵;教學目標(2):學生能夠在已學過課文中找出一些典型句子來體現停頓、重音、語速等基本口語技巧的特點;教學目標(3):學生能夠在復述中正確使用停頓、重音、語速等基本口語技巧。教學目標(1)和(2)反映了學生能夠理解、運用停頓、重音、語速等基本口語技巧的概念,教學目標(3)反映了學生能夠運用“停頓、重音、語速等基本口語技巧復述”的規則。再如《項鏈》一課中的人物心理描寫訓練教學,語文教師想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心理描寫,該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為: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從《項鏈》課文中找出對主人公瑪蒂爾德的心理描寫的詞語和句子;教學目標(2):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說出《項鏈》課文中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教學目標(3):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指出和修改學生習作中;練習冊中人物心理描寫的不妥之處;教學目標(4):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寫出有關人物心理描寫的片斷。
教學目標設置完成以后,要想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對教學任務進行任務分析。職教語文教學任務分析就是進一步揭示職教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得以實行的先行條件。職教語文教學任務分析的目的是為職教語文學習順序的安排和職教語文教學條件的創設提供依據。職教語文教師進行職教語文教學任務分析的目的是為選擇具體的職教語文教學方法和確定具體的職教語文教學步驟。職教語文教學任務分析的基本步驟包括確定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分析使能目標和分析支持性條件。職業學校的學生原有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已學知識和技能對新的學習起著影響作用,所以職教語文教師在確定終點教學目標后,必須分析和確定學生的起點能力。從起點能力到終點能力之間,學生還有許多知識、技能還沒有掌握,而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又是達到終點目標的前提條件。以這些前提性知識和技能為目標的教學目標被稱為使能目標。最后,教師還要考慮其他支持性條件。所以,職教語文教師備課時一定要思考這樣的問題:學生要完成這一目標,他預先必須具備哪些能力?然后,一直追問到學生的起點能力,最后還有哪些支持性條件。例如:一些職教語文教師通過學生的作業、提問、課堂表現、小測驗等來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還有的職教語文教師在一個教學單元結束后進行單元測驗,根據單元測驗的情況制定下一個教學單元的學習起點。按照“掌握學習”的原則,學生必須掌握85%的教學目標,才能進入下一個單元的學習。這個教學單元的終點目標的達到同時也構成下一個教學單元的學習起點。職教語文教學是通過“字、詞、句、段、篇”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多種技能訓練的,因此,職教語文教師對這些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任務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職教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分析可以分別從“單元、單課、單項能力”這三方面進行。由此看來,職教語文教學任務分析是職教語文教學設計中其他環節制定的基礎,是發現職教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一種方法,它為實際的職教語文教學工作提供了依據,它促進了職教語文教師有效的教和職業學校的學生有效的學。
在教學設計中,設置了教學目標,分析了教學任務,然后就是設計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叫課堂教學結構,我國當前流行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是:組織上課—復習舊課—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我們職教語文教師應該設計職教語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職教語文知識的理解。例如:有些職教語文教師利用各種職教語文教學方法激活原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有些職教語文教師設計一些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參與理解活動。比如《項鏈》一課就可以設計“演戲劇小品” 這樣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課文;還有些職教語文教師設計一些有關知識理解的教學訓練,使學生自我控制理解活動;在職教語文教學設計中,我們職教語文教師應該利用職教語文教材呈現技術,提高職教語文教材可懂度。如:有些職教語文教師附加問題設計,使職教語文教材通俗易懂一些。《我看見了大海》一課的課堂教學就可以附加一些問題設計來引導學生學習;職教語文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復習,對復習進行教學設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如:有些職教語文教師設計一些語文練習,協助學生復習和鞏固知識。
搞好職教語文教學活動是需要教師有熟練和扎實的職教語文教學技能的。我認為職教語文教學語言、職教語文教學提問、職教語文教學板書和非言語性行為這四種職教語文教學技能比較重要。職教語文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進行職教語文教學設計。職教語文教學語言的設計應該注重職教語文語言的啟發性。職教語文教學語言應該能夠啟發學生對所學職教語文內容積極思維,啟發學生對所學的職教語文知識產生興趣和求知欲。如:有些職教語文教師針對不同的職教語文教學內容進行不同的職教語文教學語言設計,講課時有時選用敘述性語言講解,有時選用啟發性語言講解,有時選用論證性語言講解等等;職教語文課堂提問的設計應該注重表現在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運用知識和復習鞏固知識方面。有些職教語文教師在閱讀理解課文時進行分析問題設計,有些職教語文教師在復習課備課時進行復習鞏固問題設計;職教語文板書的設計應該注重表現在簡明扼要、一目了然、直觀形象、突出重點。有些職教語文教師設計出提綱式板書、圖示式板書、表格式板書、流程式板書等進行不同教學,體現了職教語文板書設計的特點。例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可設計圖示式板書,《景泰藍的制作》可設計流程式板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可設計表格式板書,《南州六月荔枝丹》可設計提綱式板書;非言語行為包括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身體動作等,其教學設計應該注重表現在充分發揮教態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和情感上的激發作用上。職教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專業特長“助”教學技能“一臂之力”。
總之,我們職教語文教師要想搞好職教語文教學設計,就要對職教語文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過程、教學技能這四方面進行認真、仔細地研究和設計。這樣,我們職教語文教師才能真正達到職教語文教學設計的目的和良好的職教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