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云江
【摘要】高中語文教育是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國民氣質的重要策略,但是,在長期的對高中語文教育忽略以及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弱化的整體環境之下,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以及逐漸失去了其傳播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功能。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和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促進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育 傳統文化 滲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36-02
高中語文教育是我國各類高中開展的一項弘揚漢語言文字,提高學生漢語言使用水平,培養學生國民氣質的一個重要學科。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是核心。學生通過高中語文的學習,能夠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對國家的熱愛程度,提升國民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等。而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之下,外來的多元文化不斷滲透,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也使很多中國人喪失了對傳統文化的信心,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以促進傳統文化不斷地得以弘揚和發展。
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的意義
(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在我們享受著多元文化帶來的精彩生活的同時,也遭受著外來多元文化對傳統文化的侵蝕和沖擊。在這種沖擊之下,如果我們新一代的學生沒有深刻地掌握傳統文化,就不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現代化,就會造成傳統文化的徹底消失,當然也就難以抵御外來多元文化對我們傳統文化的沖擊。而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使高中生了解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掌握傳統文化,并且在自己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用現代年輕人的思維觀念進行闡釋和重新認識,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最終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有效抵御外來多元文化對傳統文化的侵蝕。
(二)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滲透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高中是學生興趣建立和培養的良好時期,所以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促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熱愛之情,進而不斷地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1]。高中語文教育中包含了辭藻優美的散文,寓意深刻的小說以及或纏綿悱惻或大氣磅礴的詩詞等,這些散文、小說以及詩歌等能夠讓學生從語言、寓意和情感等多種角度來認識和感受我們的傳統文化,并且對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產生濃烈的興趣,最終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現代化發展。
(三)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滲透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包含了很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為人處世的哲學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等,這些對對在浮躁的社會中生存的當代中學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使高中生培養出美好的品德,學習到古人為人處世的哲學以及用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等,這能夠使高中生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方向,并且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最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
二、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
(一)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只重視詞句的表意傳達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滲透。由于受到高考壓力以及高考考試模式的影響,很多高中教師在高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只注重漢字的讀音、漢字書寫方法以及漢字用法等表意的教學,而忽視了傳統文化在其中的滲透。這使得高中語文教學變得碎片化,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只能夠看見漢字、詞匯和句子,難以看見和感受這些東西背后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既不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又使高中語文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學生難以對其提起興趣。
(二)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較為片面。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既包含了千百年累積下來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包括了古人在長期生活中磨練出來的為人處世哲學,還包括了面對人生苦難時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等,這些都對我們當代年輕人的成長和進一步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指導意義,需要我們在高中語文教育中通過傳統文化來向學生滲透,促使其對這些東西進行熟練地掌握。但是,在很多高中語文教育中對這些傳統文化的滲透較為片面,只包括了功利性的,對學生眼前發展即高考等有好處的課文內涵分析等內容,這使得學生難以充分地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當然也就無法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發展。
(三)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與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產生背離。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也是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當代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掌握,然后用其自身視角通過現代化的思維方式進行闡釋,就形成了與現代社會文化相適應的傳統的文化,或者說賦予了傳統文化現代化的色彩,這樣,我們就促進了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但是,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時,不能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文化相結合。在高中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進行闡釋的過程中,往往將其定義為特定社會背景下的產物,認為其隨意性較強,不符合現代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使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較為落后,難以同現代社會科學相結合,所以就在潛意識中產生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漠視,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受和認可程度。
三、傳統文化在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滲透策略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漢字的讀音、書寫、用法等教學與其背后包含的傳統文化教學結合起來,促進漢語言文字表意和內涵的共同發展。首先,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傳統文化予以足夠的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主動滲透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課堂之中,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起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其次,高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掘漢字表意背后的傳統文化,并且向學生傳播滲透傳統文化。漢字表意與其背后包含的傳統文化的割裂既是現代社會功利化色彩漸濃的表現,又是高考壓力之下學生和教師的必然選擇,面對這種狀況,教師一定要主動地發掘漢字表意背后的傳統文化,并且及時向學生傳播這種傳統文化,將漢字的表意與背后的文化結合起來向學生傳播,既能夠滿足學生高考的需要,又能夠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背后的內涵,一舉多得。
(二)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全面滲透傳統文化。語文課程所囊括的語言文字既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又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在高中語文教育中一定要全面滲透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對傳統的語言文字以及其背后包含的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首先,在高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對優美的漢語言文字進行欣賞。不同的漢字可以組成不同的詞語,而不同詞語組合在一起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語境,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對優美的漢語言文字進行欣賞,讓其深切體會不同的漢字、不同的詞語乃至不同的句子組合在一起產生的微妙差距,促進學生對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字承載的美進行體會和了解。其次,在高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地了解漢語言文字中承載著的中國古人的為人處世的哲學[2]。中國古人的為人處世哲學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質,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對這種哲學進行滲透能夠促進學生民族氣質的增長,同時能夠使學生對國民本性更加的了解。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到古人的為人處世哲學,并且擇其優而學之,以促進自己的長遠發展。最后,在高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并且學習古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從而使學生能夠勇敢面對苦難,并且在面對得失時能夠保持一顆淡然之心。
(三)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應該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只有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將傳統文化的滲透與現代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將傳統文化滲透與現代科學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首先,將傳統文化中符合現代科學社會發展趨勢的部分向學生傳授,鼓勵學生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認可。其次,利用現代化的語言以及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等來闡釋傳統文化,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動利用傳統文化解決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我國高中語文教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等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在高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并且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促進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不斷滲透和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薇薇.淺談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文學教育(上),2012(09).
[2]趙曉輝.探討為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12(18)
[3]羅鳳.中學語文教學如何發揮傳統穩化教育的功能[J].科技資訊.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