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霞 毛文軍
【關鍵詞】 高中英語;大班額教學;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7—0070—01
一、大班額教學的現狀
著名學者David Hayes指出,大班額教學指的是每班學生人數超過標準學生數20%以上的教學班。目前甘肅省大多數高中,班級學生人數都在50人以上,這嚴重影響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制約了學生對所學語言的實際操作。而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一種好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實施任務型教學的重要途徑,也是破解大班額高中英語教學難題的有效方式。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 精心設計準備,優化課堂討論的過程。為了提高小組合作教學的效率,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在備課上多下功夫,精心設計討論過程。教師要在課前確立正確的討論點,即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知識和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同時,課堂上根據學生突現的閃光點或出錯處確立討論點。對于討論點,新教材學生用書或教學參考書中編者準備了相當多的優秀話題,教師完全可以擇優處理,從而優化課堂討論的過程。
2. 營造討論氛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了解情況,既關注局部,又顧及全班;既把握討論進度,又把握討論的中心。教師應充當三重角色,即引導者、幫助者、把關者。對討論中的無序狀況或偏離主題的要及時進行有效的引導,發現小組合作中出現期待的好的行為,要及時進行表揚。在討論結束時應該做必要的小結,指出討論中的得失,并闡明自己的看法。因此,盡管課堂小組討論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但仍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3. 調控討論過程,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為了使討論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對討論進行有效地指導與調控。由于討論過程中,學生極易出現強烈的情緒,降低討論質量。因此,教師要調控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同時,由于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調控討論進程,保證高效的課堂討論。
4. 建立評價機制,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激勵性的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起著導向與促進作用。為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激勵學生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水平,要加強激勵性評價。因此,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
1. 單詞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單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先教會合作學習小組組長的發音、拼寫和翻譯,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練習。由組長指導發音有問題的學生,督促拼寫錯誤的學生,指導翻譯有誤的學生,最后小組之間以競賽的形式互幫互促,既能增加學生的練習量,又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 新課的合作預習。在新課的預習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首先,把提前準備好的預學案發給學生,讓小組中的每個學生獨自完成。然后,在上課前,小組之間核對、討論、檢測預習的內容,組內解決難題,把解決不了的難題交給老師答疑解惑。這樣就能提高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使得同學們能抓住重點,攻破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對話的合作表演。在英語對話表演中,教師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按照一般情境下需2-5個角色的實際操作模式,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評價可以從發音是否標準、對話是否帶有感情色彩、參與是否積極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進而選出最佳小組。
4. 語法的合作總結。在復習語法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分組歸納總結某一語言結構或知識點的功能或用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總結出比較完整的語法現象和規律。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種語法現象,形成對本語法的自我消化和吸收。經過自己的思考,學生對歸納總結出的知識點印象更深,記憶更牢固。
5. 錯題的合作訂正。在講評試卷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組員內部講評消化,讓各個層次的學生相互探討,共同訂正試卷上出現的錯誤,最終教師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這樣就營造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共同學習、研究問題的氛圍,促進了教學的開展,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提高了試卷講評課的課堂效率。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3-2014年度“大班額環境下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批準號:GS[2013] GHBO383 )成果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