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關鍵詞】 新課標;數學教學;高效課堂;學習內容;合
作交流;課堂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80—01
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提法使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上是多么的重要。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種教學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效益。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提供有效的數學學習內容
1.內容要有現實意義?!稊祵W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即學生學習的內容應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最終學生要把從學校所學的東西遷移到家庭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或以后的工作崗位情境中,所以要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具有現實意義。
2.內容要富有“挑戰性、真實性”。富有“挑戰性”是指學習中要給學生的任務具有挑戰性、真實性,任務要稍稍超出學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難度,讓學生面對一個要求認識復雜性的情境,即引起認知沖突。如,在教授“比較數的大小”時,我布置學生課前搜集四位數或三位數要具有真實性,讓學生匯報完搜集的數據,任意找兩個數進行比較時,引起了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時學生會集中精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不是學習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知識,而是在探索過程中,從具體走向思維,并能夠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
二、合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
1.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便更多地獲取知識和學習技巧,發散思維。動手實踐是實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技巧;在探索中體驗數學、經歷數學;在合作中學會與同學相處;在交流中發散自己的思維。更要重過程,因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暴露學生的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也可以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和創新成果等。有效數學課堂不但要重結論更要注重探索過程,使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以達到會學的目的。
2.有效的數學課堂還要關注學生在數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是鮮活的個體,把課堂看成是學生成長的經歷,注重學生的真情實感,尊重學生的判斷和選擇,重視學生的知識經驗,幫助學生真正認識自我,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如,一次教授一道應用題時,一名學生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就是說不清,聽課的老師都笑了,其他學生也不能幫她,這時我不但沒有批評她還笑著幫她表達了她的意思,正是這樣的寬容和尊重,幫她樹立了自信心。這樣的研究學習氛圍和寬容的支持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愉快中學習。總之,要引導學生自己去體驗、探索、總結、歸納,發現規律,得出自己的結論;要隨時掌握并調控課堂中的各種情況,以便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使課堂學習緊湊、有效。
三、設計扎實有效的課堂練習
1.練習要具有趣味性。課堂練習要在“精”和“趣”字上下工夫。教師要根據學生喜新、好奇、好強、好勝等特點,設計一些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練習,在注重實效的同時,對練習的層次、方式科學安排,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興趣。設計練習時要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生動有趣。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設計改錯題;讓學生當醫生,設計判斷題;讓學生當法官,設計操作實驗題,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練習。也可以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練習。如,運用猜謎語、講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各類小競賽等。這種游戲性、競賽性的練習趣味性強,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練習要具有拓展性。在課堂練習中,應適當增加一些原創題,讓學生綜合地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有一定難度的習題,來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探索、創新精神。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同時,通過一題多變的練習,讓學生在變中思、思中變,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既鞏固了知識,又拓寬了解題思路。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