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兆根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界迎來了新一輪的變革,隨著教育的革新,其對課堂質量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在提高課堂質量方面,良好的課堂問題設計起到關鍵性作用。高水平的課堂問題的提出會引領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助于動態課堂的形成。本文從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問題設計的意義、遵循的原則以及實施策略等三方面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問題設計;設計策略
傳統的教學強調從“認識論”的角度開展教學活動,這給教學活動進行過程帶去多種弊端。其只是單純的將教學過程當成進行知識傳遞的工具而忽視了關于學生情感的培養、價值觀的建設、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忽視了教學對學生的發展所應該產生的意義。隨著教育的發展,教育界日益顯示出對人才的需求,這已促使問題設計成為教學過程中關鍵的步驟。
1.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意義
問題的提出促使人對其進行研究、探索并得到解決。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良好問題的提出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發的對其進行研究,探索、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
1.1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而學生的主體性是學生素質的主要體現。學生自身的主體性通常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個體在一個活動中的地位,在特定的條件下,個體可以對自身活動過程進行調控。學生要有個體性的自主意識,有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制定自身特點的學習目標,并且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教材進行清楚的理解,將教材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財富。這就要求,教師在地理課堂進行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學生的這種自主意識,進行合適的問題設計,從而充分性的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在能力,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性的思考,幫助其完成學習目標。其次是能動性,能動性指的是個體與對象進行活動過程中,能夠充分性的認識到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并能夠對客體進行積極主動地認識和改造。學生能在教育體制的要求下,積極主動的參加學習。并能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后是創造性,學生能夠在基于教材的理解上,善于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及時的做出創造性的解決。
1.2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效率
教學過程是一個持續發展的動態變化過程,而隨著教學過程的不斷變化,學生、教師與教學活動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劇烈。因此,這就要求師生能夠和諧相處,并能在課堂上充分的發揮各自的主動與創造性,進行問題的解決。進行良好的問題設計,可以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過程密切的結合在一起,從而確保師生間能夠和諧相處,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2.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原則
2.1可行性的原則
教師在進行課堂問題設計時,要充分性的了解本班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思維能力,從而保證設計出的問題,不僅具有一定難度也要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性的考慮學生的自身特點,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的生活環境等實際角度出發,從而保證設計出的問題結構分明,難度適中。這個過程不僅符合中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也能夠滿足因材施教的需求。
2.2漸進性的原則
教師要進行具有層次性、深入性、遞進性的問題設計。人進行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遞進的過程,即是由簡單到復雜的認識過程,然后再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它們的內部構造。所以,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層層遞進的原則,使學生能夠及時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2.3應用性的原則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地理教材與社會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計過程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與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運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教學,同時也要加強課堂中的實踐環節,以此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對地理知識進行應用的意識。
3.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問題設計的策略
3.1進行精心的導語設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首先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是導語。因此,導語設計是進行課堂優化,啟發學生思維的重要環節。教師通過精心的導語設計,可以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對于新知識的探索中去。
3.2進行精心的疑問設計,啟發學生的思維
學生在課堂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經過特定性的累加,會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中學生的求知欲都是很大的,而問題的出現正是他們探索真理時的前進動力。在進行問題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深挖教材中的問題,并進行精心的設計,促使學生建立起自身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宰者。
3.3進行精心的結尾設計,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
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過程中,通常會忽視結尾處的設計。精心設計的結尾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抓住課堂重點,使獲得的知識能夠在腦中構成一個體系,并激發學生進行課下學習的積極性。
精心設計的問題能夠使課堂所提出的問題更加豐富、針對性更明顯,能夠改善傳統課堂中問題隨意性的現象,大幅度的提高課堂效率。問題的設計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汲取經驗、仔細研究并進行創新。此外,教師也要從根本上意識到問題設計的必要性,了解問題設計的意義、原則及目的,在課堂實踐中找出自身不足之處,優化問題的設計過程,從而確保設計出最高質量問題。
【參考文獻】
[1]張保漢.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問題設計的探索[J].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2014,(5):267-267,268
[2]鄧瑞珍.高中地理課堂上的問題設計與引導[J].新課程·中旬,2014,(4):177-17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小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