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英
【摘要】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這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對其進行探討的熱門話題。本文從“轉變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提出了幾個關于構建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語文;主動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理念日益得到了更新,教學方法也得到了改進,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血濃于水的關系。但是,在靈動、活躍的課堂氛圍背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又實際上進行得怎樣?學生到底收獲了多少知識?這往往由教學效率來決定。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有效利用課堂,并不斷對教學方法加以創(chuàng)新,從而構建一個有效的語文課堂。通過構建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有效處理和解決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品質。下面將圍繞“轉變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來探討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構建的策略。
一、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
轉變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首先便是要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始終確立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樹立一切為學生的理念。這是因為一堂語文課是否有效,其衡量指標之一是學生的主動性是否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如果沒有獲得發(fā)展,就算是教師付出再多,論文寫得再好,也是缺乏有效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的。因此,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需要多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有效設置教學情境
教育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只有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才能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掌握學習內容,也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才能將教學的有效性真正發(fā)揮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營造出和諧、清新活躍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學習。改變過去機械地灌輸式教學為科學的引導式教學,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轉變?yōu)橹鲃尤ヌ剿?,熱情地去參與語文學習中來,讓語文教學課堂成為有效而生動的課堂。有效的語文課堂不是表面上的書聲瑯瑯,而是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獲和成長。
三、做到有效提問
有效提問,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來提出能夠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新意,要能激起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如上老舍的《貓》一課時,我把小貓?zhí)詺鈺r在稿紙上“印上幾朵小梅花”,更換為“踩上幾個貓爪印?!眴枌W生是否喜歡這樣改動,學生不約而同地回答:“不喜歡?!辈⑶壹娂姄屖鲎约旱睦碛伞>o接著,我就讓學生到課文中再去尋找生動的句子改一改、比一比。這樣一來,學生迅速行動起來,積極開動腦筋,到文中去尋找問題及答案。
其次,課堂提問要有包容性。一問一答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這種簡單機械的問答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我們要由“小步提問”變成“大步提問”,一節(jié)課要有1到2個大問題以引起學生大塊地活動。要給學生留下大塊的思考空間,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可以提煉一個大問題:“為什么說西沙群島是富饒的?”這樣,問題的內涵就比較豐富,學生思維的空間就大一些,他們就能從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內容來說明,并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提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發(fā)思維的出發(fā)點,因此語文課上的提問應是經過認真推敲,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的,引起學生主動探索,誘發(fā)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比如在教授《鳥的天堂》這課時,文章結尾是這樣的—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我好奇地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同樣是‘鳥的天堂,作者為什么單單把后一個用上雙引號呢?這說明了什么?”這么一問,他們就很容易想到這個用法是另有含義的,于是引起熱烈討論。
第四,抓住時機,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常有疑問,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逗5资澜纭肥抢辖滩闹幸黄WR性的課文,當講到此文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讀完課題之后,針對課題來提問。學生也許會問:海底是什么樣的?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海底世界中有哪些生物等等。這樣,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再來學習課文,就會比老師先提出問題,再來讓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來學習課文,效果會好得多。
四、針對不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差異性輔導
在教學中應該把學生的差異當成資源,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旨在使多數(shù)學生掌握學習的重要內容外,還要解決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較大的效益。優(yōu)生在輕松完成書本作業(yè)后,把時間還給他們,讓他們在豐富的課外閱讀中去獲取更多的知識,把學生的潛力充分挖掘,使得優(yōu)生更優(yōu)。后進的學生情況各不相同,有的是記憶型落后,有的是思維型落后,有的是習慣型落后,針對他們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和輔導,使得班級整體水平上升。
參考文獻
[1]陳慧.“生本教育”理念下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烏魯木齊: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魏郁蕓.“以生為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2(2).
[3]杜培云.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5).
[4]張敏娟.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J].劍南文學 (經典教苑),2012(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