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明
摘 要:體育教育是培養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才的重要環節。在現代信息化條件下,人才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誰在人才上取得優勢,誰就能在現代化建設上取得優勢。健康是人才的根本,很難想象一個身體不健康的人才究竟能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多大作用。然而,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新生疾病也涌現出來,為人類的健康又提出了新的難題。因此,當代大學生體育教育中開展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追求健康也將是人類生活的一個永不褪色的課題。
關鍵詞:體育教育;健康;健康教育
所謂健康,即health,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健康定義為:一種完整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傷殘。健康教育是增強現代教育,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意識,培養健康行為,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及其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形成的一種活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自我調節能力,是心理機能平衡的發展的教育活動;身體健康教育是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學會對疾病和運動損傷的診斷和預防能力和自我體育鍛煉能力的教育活動;社會適應能力健康教育是使當代大學生學會正確處理社會關系,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社會現象能夠正確明辨是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一種教育活動。這三個方面健康教育相輔相成,互不隔離的一個有機整體,其中身體健康教育是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心,社會適應能力健康教育是在兩者之上的升華。 健康教育貫穿于體育教育的整個過程,融合了教育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通過健康教育,要使體育人才成為健康的主動者,而不是健康的被動者,使之真正擔當起現代化建設的重任。
1 健康教育是校園文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健康教育是一種文化導向,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必備條件。校園是學生獲得幸福的主要場所,課堂則是實現學生幸福的主要陣地。校園文化是由師生共同創造,在學校全部環境(物質和精神)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師生共有的價值趨向和目標追求。在追求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要求管理者充分認識到“學校是學生的學校,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讓校園成為學生成長進步的策源地。“理解”教育視野下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包括理解環境文化、理解精神文化和理解制度文化。理解教育實踐表明,良好的校園“理解文化”不僅可以促進教育、科研及管理,而且可以使校園生活得到豐富且每個校園人的精神得以振奮和升華。良好的校園“健康教育”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較好地調節和激勵學生的思想行為,較好地培養和激發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精神,較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自我理解和自我完善,使身體素質和精神素質有機結合,達到高度統一,逐漸形成共同的教育愿景,促進現代化事業建設的持續發展。縱觀人類發展史,已不乏因人才健康狀況不好而影響事業結局的事例。面對高效率、高節奏的現代生活,人的健康是將所有事業順利推進的重要基礎,可以說,健康是現代建設取勝的 “倍增器”,必不可少。
2 健康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1993年11月美國醫學聯合會出版的雜志上發表了一片影響頗大的文章:死亡的真正原因。文章認為由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引起的疾病是死亡的真正原因。美國每年大約有1百萬至2百萬人死亡,其中,40萬人死于與吸煙一起的疾病;30萬人的死亡于體育運動太少和飲食有關;還有10萬人死于與飲酒過渡引起的疾病或損傷。
當代大學生是社會的有機組成,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分子,這些社會“流行病”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健康,造成了現代化建設的非戰斗減員,同時也會大大阻滯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據有關報道說,我國大學生中心理疾病人數成上升趨勢,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大學生健康狀況的潛在危機。當然,這與我國大學生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健康教育的薄弱的現狀是息息相關的。為了抵御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健康的自覺意識,健康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勢在必行。
3 健康教育是培養復合型現代化建設體育人才的必備條件
現代教育體育專業人才是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和新形勢下體育訓練的組織者、領導者,他們肩負著當代大學生身體建設的重任。信息化建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現代體育人才是以體質為基礎,高智能、高技能、高體能緊密結合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的效能要得到充分發揮,必須以體質為支撐。健康在這中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健康教育是現代體育教育的延伸和補充。作為體育訓練的組織者、實施者,如何調節學生的心理,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適應性心理訓練,如何預防學生疾病的發生,如何使學生提高現代逆反心理能力等,這一系列與健康有關的問題都是擺在現代體育人才面前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人才自身不具備相關的知識與能力,自身不能表率示范,那么以上所說的一切就無從談起,所以健康教育是培養復合型體育人才的必備條件。
4 健康教育是現代體育訓練的重要保證
進行體育訓練,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目前,我國高校林立,加之各地中學,可以說學生分布廣,各地地理、氣候環境差異大;再加上學生多為不同年齡層次的年輕人,文化程度差異性也較大,健康知識匱乏,尤其是面對高強度的生活節奏,缺乏應有的健康意識,健康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但是有不少學校仍然存在這種對待體能訓練輕健康教育的現象,一味的追求“技能”達標和“成績”突破,而忽視健康教育在體育訓練中的作用,結果是事與愿違,達不到預期效果。有的學生因體育訓練方法不當,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出現了不必要的機體損傷,挫傷了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熱情,出現了心理失衡的現象。更嚴重者是由于訓練問題的發生影響了學業的發展。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體育教育不能單純的就是體能訓練和體能研究,也應重視體育教育中健康教育和健康訓練,這對體育訓練計劃的順利進行,對提高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的建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溫儲蔚.做好高校學生思想工作必須學會四善[J]黨史文苑,2009
[2]于慶金.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軍事體育專業人才[J] 廣體體育學院學報,1999
[3]張波.西昌學院體育教育實習基地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