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蘭
【摘要】古人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說。唐代大詩人杜甫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更是告訴了我們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小學新課標對小學生的閱讀也做了嚴格要求,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50萬字。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閱讀習慣?”進行研究,并提出培養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一)沒有足夠的書籍來源
由于農村學生家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家長根本不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他們認為,孩子讀教材、教材輔導書就夠了,自然就不會給孩子買課外書。沒有足夠的書源,課外閱讀難以展開。
(二)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不濃厚,主動性不強
大多數農村的孩子課余時間都是以完成老師的作業為主要任務。很少甚至不會去課外閱讀。有些孩子雖然也知道課外閱讀的好處,但沒有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稍微有點空閑時間,他們最喜歡做的就是看電視。
(三)農村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意志力不強,閱讀量小,畏難情緒大,方法不多
絕大多數農村小學生在閱讀中只是走馬觀花似的瀏覽,沒有做筆記或批注的習慣。一本書閱讀完后,過幾個月、幾年就忘得一干二凈。有的學生對待課外閱讀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心情好讀一會兒,心情不好就不讀,缺乏持之以恒的決心。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對策
(一)轉變學校和教師的觀念,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
課改后,學生考試方式發生改變,重點傾向于考察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因此,學校教育應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造有利環境。學生的學習任務減輕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同時,學校要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課外讀物資源,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造條件。
作為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教育”的思想和素質教育的觀念,樹立與時代發展相協調的語文閱讀觀,即大閱讀觀。不能再“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考試為中心”。教師要創造更多的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大天地,進一步讓課堂向社會和自然開放,恢復知識生動的本來面目,明確課內外學習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豐富圖書資源,讓學生有書讀
1.家長配合。通過多種方式讓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促使家長支持孩子的課外閱讀,甚至是給孩子購買合適的課外讀物。一般說,低年級學生以拼音讀物為主,中高年級逐步過渡到純文字讀物。在選擇具體讀物時,要選擇思想內容健康,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的讀物。另外,讀物的類型要多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些通俗的科普讀物。
2.學校支持。學校要有相對完善的圖書室和閱覽室,豐富的圖書資源。有了圖書就可以組織學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讓學生感受到書是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好幫手。
(三)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培養閱讀興趣,圖書的選擇尤為重要,適合學生閱讀而又讓學生感興趣的書籍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鑒別能力差,所以需要在老師或家長指導下進行課外閱讀。而在農村,大多家長由于自身文化層次較低或農活繁忙,學生很難從家長那里得到“好讀書”的熏陶。我們語文老師就肩負著向學生推薦優秀課外書籍的重要使命。
(四)建立獎勵機制,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與長期的堅持是分不開的。學校建立獎勵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長久的閱讀興趣。
1.評選“優秀讀書筆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求孩子閱讀時認真做好筆記。寫讀書筆記的要求,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摘抄佳詞妙句,也可以摘抄精彩片斷;可以寫出讀后感,也可以評點圖書內容。例如閱讀記敘文、說明文時,要求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摘抄佳詞妙句和精彩片斷,為作文積累材料;概括文章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培養概括能力。閱讀名言、警句時,要求學生摘錄、評注,以陶冶其情操。
2.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
閱讀交流活動是同學間互相交流讀書心得、介紹讀書方法、推介圖書的重要途徑。交流活動中,同學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蛑v或演、或知識競賽或總結表彰、或出手抄報或故事會,真是形式多樣、活潑有序。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同學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鞏固了閱讀效果。
3.師生共讀。要求教師發揮引領作用,與學生共讀一本書,做一個忠實的讀者,如教《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同讀《魯濱遜漂流記》,教《卡羅爾》同讀《愛的教育》等等。師生讀后,交流不同的感受、理解、收獲,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五)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有了對閱讀的興趣,我們還得教給其閱讀的方法。在閱讀方法的指導上,教師要用課堂上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做到:(1)讀。讀內容,知其主要內容。(2)查。碰到不懂的地方查閱工具書或資料。(3)劃。給優美、含義深刻的句子劃上符號。(4)摘。摘抄好詞佳句。
三、總結
以上便是我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膚淺看法,社會在發展,科技在創新,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素質,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尤其是農村的學生,更應該克服客觀及主觀困難,自覺養成閱讀習慣。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新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