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
摘 要:對于我國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來說,高職教育是其十分關鍵的構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為了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為了滿足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為了大幅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我們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將師資隊伍建設、辦學模式、實訓基地建設和課程體系等科學、合理地聯系起來。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狀,闡述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誤區及對策,希望能夠對實踐工作發揮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就業能力;思考
1 引言
對我國高等教育來說,高職教育是其十分關鍵環節之一。相關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社會經濟、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下,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崗位,就業率呈現出一定的遞減趨勢。從基本上說,職業崗位能力和個人可持續發展能力是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較為重要的部分。我們了解到,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實困境:人才培養觀念有所偏差、就業指導形式和效果有缺陷、就業指導課程設置落后和實訓實習有待全面提升等等。
2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狀
調查數據顯示,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率并未達到預期標準,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不少企業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大幅度減少了高職院校學生的招聘,這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2.1 綜合能力不過硬
打鐵還需自身硬。從某種程度上說,高職院校學生應該及時了解就業政策和形勢,指導高職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在就業過程中,我們應該及時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出現的一些不良思想,并且予以正確引導。事實上,我們了解到,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健康心理素質并不符合相應的要求,無法適應就業需求,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對于就業指導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靈魂和核心,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極為重視。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比較強調對學生相關方面的測評工作。這些方面包括:能力、心理和個性等等。實際上,不少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部門沒有根據相應的測評結果,正確指導學生進行擇業。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訓和實用職業能力培訓工作做的不到位。從本質上說,高職院校學生綜合能力不過硬,應該引起有關方面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
2.2 核心競爭力不突出
從目前看來,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依然根據學科與專業標準,注重進行改革的課程體系,并且調整與改造某一門課程。更確切的說,這部分高職院校尚未考慮從就業角度出發,在模塊化課程設計中沒有立足于專業培養的宏觀目標,這就導致了就業與課程體系之間的相互關系被忽略了。值得肯定的是,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沒有考慮自己興趣愛好正確進行擇校。換句話說,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競爭力不突出,十分不利于大幅度提升職業教育質量。除此之外,就業技能不熟練,不容忽略。
3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誤區及對策
在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狀有所了解之后,接下來,進一步提出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3.1 專業能力的培養
值得肯定的是,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狀況,不斷完善、優化學科結構,合理設置專業。更確切的說,高職院校在課程安排上,既要注重本專業領域內的專業性、基礎性課程,又要關注周邊專業課程,強化培養學生的各類知識、文化理論。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合理設置一些課程強化學生社會認知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從目前看來,針對社會上的道德、經濟、民族、政治、文化、宗教等多重復雜現象,高職院校相關就業指導部門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事實上,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相關方面的課程設置應該突出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能力結構的更高標準。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相關方面的課程設置應該始終立足于拓寬基礎知識,盡力培養一專多能的全面發展人才。這也就意味著,高職院校相關方面的課程設置主要任務在于: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3.2 專業外能力的培養
(1)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高職教育等同于就業教育,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高職教育應該始終堅持面向市場和社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事實上,職業教育最為主要的任務在于:按照社會經濟變化發展需求,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技能型人才。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完善現有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結構,努力開展相關方面的適應性改革工作。另外,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應該引起我們的極大關注。
(2)鼓勵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
從一定意義上說,課程體系必須始終圍繞能力展開,將實踐訓練和理論教育聯系起來,將特色教育和共性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不容置疑,我們應該結合實際狀況,不斷擴展學生眼界,最大限度地提高實踐教學比例,最大程度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實際動手和獨立思考能力。打個比方,高職院校相關部門通過積極組織學生去企業調研,充分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能夠較為有效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實踐表明,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方案必須與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更進一步說,注重實訓、實驗基地建設,教材以及精品課程建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不容小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本文緊密聯系實踐狀況,明確指出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大致表現為:綜合能力不過硬、核心競爭力不突出和就業技能不熟練等等,進一步提出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方面的人員提供極為有益的幫助。更詳細地說,高職院校通過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能夠讓學生摸透就業形勢,及時更新就業觀念,從而大幅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群.關于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與學生就業的思考[J].體育人文社會學,201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創業教育在中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卓書芳.淺探高職院校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10
[4]彭剛.創業教育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5]黃中浩,方鈺.關于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思考[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