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莎
【摘 要】英語是關乎高中學生命運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英語學習能夠使學生受益終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是學習重點也是學習難點。雖然教師已然意識到詞匯在英語學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目前高中學生的英語還是呈現出詞匯量匱乏的現狀。本文中,我們嘗試性地引入語塊理論,試圖運用該理論指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以期為更有效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語塊理論
語言的構成要素為:語音、詞匯和語法。語音是關乎口語表達的主要因素;語法用以確保語言在表達的過程中遵循一定的規律,因為語言的表達并不是另行語詞的簡單堆積;而詞匯則是前兩者發揮作用的基礎,沒有詞匯的存在就談不上語音的表達和語法的運用。由此可見,詞匯在語言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中國應試教育的體制下,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最終以卷面成績體現出來,如若沒有足夠的詞匯量積累,英語學習就無從談起。高中英語傳統的詞匯教學模式以孤立的詞匯講解或單一的詞匯表的形式呈現,這不僅讓學生在高強度記憶的同時產生疲憊感,長此以往更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本文中,我們將語塊理論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共同探尋語塊理論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1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毋庸置疑地,詞匯是英語學習過程中最基礎性的因素,如若沒有詞匯量的積累,聽、說、讀、寫、譯都將成為空談,它是構成英語這座語言大廈的一磚一瓦。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詞匯可能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綜觀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不難發現多數英語教育工作者已然認識到詞匯在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不惜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詞匯的教授中。然而,如若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教師雖然費時費力地講解詞匯,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小覷。甚至老師付出的努力越多、教授詞匯的時間越長,課堂會變得越枯燥,學生對學習詞匯的興趣會越低。即使部分學生貌似記住了一些詞匯,但真正到口語交際中,還是表現得張口結舌、不知所措。當落實到書面上時,更是文不成句、錯誤百出。總的來說,造成這種“費時低效”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兩點:首先是教師在教授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值得商榷,高中英語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這源于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恨不得一股腦將所有知識都傳授給學生,然而,也正是因為每堂課涉及的詞匯量都很大而導致了對每一詞匯的教授僅停留在了表面意思的理解,而至于具體用法、中英文詞匯內涵的對比則很少涉及。這就使得學生在具體的口語交際過程中無法正確選擇恰當的詞匯;另一方面,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也有待提高,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學生頓時感覺到詞匯難度明顯加大,因此利用大量的時間死記硬背詞匯表,但是在瘋狂記憶詞匯表的同時卻忽視固定搭配、習慣用語等的常用表達,也幾乎不留意所背單詞在上下文中的具體用法,這種機械的學習方法對詞匯的掌握基本達不到預期效果。
2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語塊理論發揮的作用
國內外學者對語塊理論的研究見仁見智,目前尚沒有確切的定義。Wray將語塊定義為“一串預制的連貫或者不連貫的詞或其他意義單位,它整體儲存在記憶中,使用時直接提取,無須語法生成和分析”。也就是說,語塊不僅僅指單個詞匯,更涵蓋詞組、短語以及習慣用語乃至整個句子。因此,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語塊意識,培養運用語塊的能力,它能使學生擺脫僵硬的死記硬背單個詞匯,從而大大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首先,以短語、諺語、固定句式記憶詞匯,即以語塊為單位的詞匯記憶法可大大提高詞匯的記憶和運用效率;其次,通過記憶語塊,能夠將一些固定的語法結構、習慣用法順理成章地存儲于記憶中,以便隨時提取運用;最后,運用語塊教學更有助于同時增強學生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能力,以聽力教學為例,以往的學生往往面臨能聽出單個單詞的意思,但當將整個句子呈現出來的時候卻難以理解,這也就是說學生平時只注重詞匯以孤立的單位記憶,而不培養記憶語塊的意識,大腦中并沒有形成語塊模式,如若習慣以語塊為單位記憶詞匯,聽力中則不會出現能聽懂詞卻不理解意思的尷尬局面。
3 將語塊理論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不難得出將語塊作為基本單位記憶詞匯不失為一種理想的詞匯教學方法,但是,如何將語塊理論有效地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下面我們嘗試性地提出幾點將語塊理論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建議:
3.1 教師有意識地將語塊教學法滲透到課堂中
英語的學習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顯繁雜,因為英語課上可能涉及的內容十分寬泛,不像數學的學習,數學課上一節課可能只涉及幾個公式的學習,并針對這一公式找出相應例題講解。英語不同,英語課堂上一個短語就可能牽扯出諸多用法,例如該短語的具體用法、與該短語形近意不同的其他短語用法等等。因此,教師最好在新的課程進行之前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先進行預習,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找出整個文章中或是每個段落中的短語、固定搭配等,并布置學生課前查找他們認為重要的詞匯、短語等的具體用法,這樣會加深自身印象。如果讓每個學生將全文的短語用法都找出來任務量有些大,也可以將學生分組,一個小組負責一部分。課堂上正式進入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將各自的“成果”相互分享,同時,教師自身也應準備一個相對齊全的“學案”供學生參考,在正式進入課文教學之前進行課堂討論以及語塊對號入座等活動。例如在人教版必修2 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中,教師可以提取并打印“be used to do sth, decide to do sth, in return”等等諸多語塊,首先讓學生簡述他們所查取的相應含義及用法,再由教師進行補充講解。這不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更能使學生在以語塊為單位的記憶中對詞匯的含義及用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3.2 鼓勵學生自行查找并延伸相關語塊
上一小節中我們就提到建議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同時,對文章中出現的語塊進行嘗試性地查找,在查找出該語塊后再進一步查找相關或與其相近但用法意義不同的其他語塊,當然教師在此過程中也應該有充分的課前準備。例如人教版必修2 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中“be used to do sth”這一語塊教師可以延伸將相關語塊“be used to doing, be used for, be used as, be used in, be used of, be used by”的意義及用法一一列舉出來,并給出相應例句,這種教學方法長期實行,不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詞匯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4 總結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高效的高中英語學習是關乎學生前途命運的關鍵性環節之一。因此,英語教育工作者也在挖空心思地探求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盡量使學生在多科目的學習中有限的英語學習時間內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眾所周知,詞匯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中將語塊理論應用于詞匯教學中,將語塊作為理想的詞匯教學單位,使語塊作為固定的思維模式印刻于學生的記憶中,以求達到英語詞匯學習的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王巖.淺析語塊理論對第二語言能力發展的啟示.[J]江漢大學學報,2010.
[2]劉洋.語塊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
[3]陸斌. 試論詞塊教學法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M].教學與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