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雄
【摘 要】新版《課程標準》更清晰地闡述了英語課程的目的,即在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升整體國民素質,促進科技創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養。也就是說英語課程不再是單純的工具性課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的課程。英語學習不再是簡單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
【關鍵詞】高中英語 分層教學 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33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強調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但在實際教學中,差異較大的學生進入班級后接受的卻是同一教學進度,這勢必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現行班級授課制的條件下,如何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對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呢?這就迫切需要英語教師擯棄傳統的“一刀切”、“齊步走”等教學模式,實施分層教學法,以適應學生日益擴大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目前,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引起了廣大中學英語教師的普遍關注,并已逐漸運用到了課堂實踐中來。如何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創造性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這又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新的課題。所謂“任務”,即“做事情”。而任務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它的設計和指導。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任務的設計者,又是任務的組織者。面對不同層次組成的班級,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貫徹因人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設計出既符合教材內容又與學生認知過程相協調的教學方案。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力求做到層次化,有難有易,使每一學生都能為之,各有提高。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求知的滿足與成功的體驗,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這種教學模式就是分層教學。
二、分層教學的概念
所謂的分層教學,比較集中地被強調了幾點:①學生的現有知識、能力水平②分層次③所有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提高。綜合各家觀點,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
三、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原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區”。教學只有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并不斷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美國學者卡羅爾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或是學習機會),再具備合適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環境,那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的目標”。這些都是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四、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1.給學生分層,設計教學目標。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使教學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的差異,根據分層教學的原則,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為優生;B為中等生;C為后進生。在平時備課時,根據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和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分為:1.基本性目標:要求學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識。適用于后進生。2.提高性目標:把基本目標提高一個層次,將各知識點綜合起來,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適用于中等生。3.高水平目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著重培養綜合運用的能力、技能與技巧。適用于優等生。例如教授高一下冊Unit14 Festivals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基本性目標:掌握打電話的基本用語。
提高性目標:根據課文的對話內容,編一個相似的對話。
高水平目標:根據日常生活的實際,編一個對話。
這樣,較好地兼顧了三個層次的學生,收效不錯。
2.分層施教,分層練習。
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要根據大綱的要求、教學的內容,在同一時間、同一進度內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講授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自然分層的實際,采取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課堂活動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設向、激疑釋疑。分層培養學生思維與解題的能力,分層進行課堂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得。
例如:在學完高一第一冊Lesson98閱讀課第一段后我設計的提問如下:
后進生:What is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直接答案)
中等生:Why may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have learned limit our thinking? (間接答案)
優生:How do people become more creative? (歸納)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問,回答問題,輸出信息的均等機會。
3.分層輔導,分層測評。
分層輔導是分層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輔助環節。課內分層輔導主要針對堂上的分層目標、分層練習進行,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各自的學習目標與練習。課外輔導重點放在培優輔差上。對后進生的輔導,主要從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等方面入手。對優生輔導則側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與技巧。分層目標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達標測評。要檢查一節課的效果如何,這一環節就必須要體現分層教學的特點,進行分層測評。因此,準備練習的時候,就必須要根據該節課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進行出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題可做,都能從練習中得到對知識點的鞏固。
總之,在高中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激發各個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所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后進生成績普遍提高,差生減少,優生增多,較好地解決了"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使各類學生都盡可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