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亮
【摘 要】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初中地理是地理學的基礎。想讓學生更好地學好初中地理就必須在入門的時候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并在教學過程中貼近生活實際,發展這種興趣。而以現代的多媒體設備為教具,形象、直觀,更加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論述初中地理的入門之法,希望與各位老師一起分享交流,共同進步。
【關鍵詞】初中地理 興趣 生活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84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我國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改善生態環境,努力實現現代化。這些都需要以地理學做基礎,而初中地理正是地理學的基礎課程。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分。按照教材的編排,初中地理入門便是自然地理的學習,自然地理需要理解,尤其是涉及到時差、角度等方面的問題就更得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計算。小學階段沒有地理課程的開設,所以初中地理是入門,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學習內容量陡然增大很多,再加上自然地理又是比較難理解的一門,所以學生對地理多有畏懼。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地理教學,初中地理入門必須得打下基礎,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初中地理的入門之法。
一、快樂學習,提高地理學習興趣(建立信心由易到難)
愛因斯塔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的良好開端。”一門學科要想開展的順利,就必須在開始之初培養起學生的興趣。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教學也是如此,尤其是以比較難的自然地理開始的地理學教學。初中生階段好奇心比較強,對于地理更是充滿好奇。我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在學生學習地理之前,問他們對地理的印象是什么,地理應該會學習什么等等問題,得到的回答80%以上是覺得會學習世界各地的神秘地形或者是著名景點,比如說百慕大等等。這就說明其實在學生心里,地理還是比較神秘的,他們也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老師不要打擊這種好奇心,要想辦法讓學生持久地留住這種興趣,然后一步步慢慢揭開地理學的面紗,這樣入門會更容易。為了建立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我想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在課堂上不要給學生很嚴肅的感覺。初中地理是地理學的基礎入門課,學生第一次接觸,難免心懷忐忑,然而現在有些老師習慣上課就提醒學生自己的課有多重要或者這門課有多難,必須得用功才能學好,本來現在學生壓力就比較大,老師這樣無形的暗示無疑更讓學生對地理望而卻步。所以老師要和藹可親地幫助學生,給學生客觀地分析一門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應過分夸大,這樣學生的信心才能慢慢建立,才更有利于接下來的地理學習。
其次,地理課程安排要由易到難,由松到緊。初中地理的入門課便是對地球的整體認識,這期間的難點就在于東西半球的分界以及不同經度地區的時間計算等問題。由于剛開始的問題比較難,所以老師在課程安排上要適當的減少內容量,而且要由易到難慢慢升入。老師也可以擺脫課本的束縛,不必按照課本計劃按部就班地授課。按照難易程度,分層次地把課本講完,但這有個前提就是老師必須有一個嚴密的計劃,因為有中考的壓力,初中地理仍然擺脫不了高分魔咒,所以老師必須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成和高層次的教學質量。
最后,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抓住學生興趣點。當我看到網絡走紅的地理老師根據神曲《小蘋果》改編的《大中國》時,我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發。在日常教學中只要各位老師用心備課,就能讓自己的課堂豐富多彩。至今我仍然記得一個已經畢業的學生跟我說的一件事,他說他永遠不會忘記八大行星里邊,木星是最大的,因為老師當時唱了一句歌詞——好大一棵樹,他說這稍顯突兀的歌詞卻讓同學們永遠都記住了這個知識點。學生的話讓我感動也讓我受益匪淺,他讓我明白只要我們老師用心了,學生就一定會感受到。所以,創新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對地理更感興趣,入門更快。
二、貼近生活,設計情境,發展興趣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階段的地理課教學應該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讓地理走進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出發,把生活常識和地理知識聯系起來,這樣就能更長久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了地形地貌后,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家鄉是什么地形,有什么突出的特點。針對這個問題,我組織過一個小活動。首先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國內的著名景點,比如桂林山水等等,然后讓學生去分析這個景點及其所在的省份的地貌特點及其形成原因。這樣不僅重新復習了我國的地形地貌,而且也讓學生了解到各種地貌的成因,更能增加學生對祖國名山大川的熱愛,愛國之情油然而生。這樣的小活動因為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所在,所以讓學生對地理更加感興趣,也更有信心。
我們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最終都是為我們自身服務的,地理也是一樣。所以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適當地設置一些情境,更有利于學生興趣的發展。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
現代教學設備發展迅速,雖然奮斗在教學一線的有很多老教師,但是既然有這樣便利的條件,就應該學會利用,多媒體設備等教學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是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多媒體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網絡上又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課上適當地給學生展示授課內容,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實地形地貌的成因講解其實很難,但是網上有大量的視頻內容,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在講到時差問題時,我通過多媒體展示了八點的北京和烏魯木齊的圖片場景,學生很詫異于這種不同。我們同樣生活在祖國的藍天下,時差竟然有兩個多小時。而在感嘆時差問題的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域遼闊。類似的還有四季問題中漠河和云南的對比等等,這種利用多媒體對學生視覺進行直觀的沖擊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其次,是教具的使用。教具簡單形象,有助于學生理解,比如地球儀。在講解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時,沒有什么教具會比一個地球儀更直觀了。對于平時這些小教具,老師要善于利用,包括身邊的桌椅板凳等等,都可以成為教具。
地理學關系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地理作為基礎,更應該學好學扎實。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盡自己可能在學生地理學習入門之時幫助到學生,這是最大的欣慰。最后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喜歡地理課,都能把地理課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