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安
【摘要】隨著世界多極化進程的發展,文化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競爭因素。十七大以來,我國政府逐漸將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提到國家建設的日程中來。高校校園文化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重要亞文化,對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必要性和提升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文化軟實力;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提升路徑
一、選題的背景
“文化軟實力”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類物質需求的滿足而逐漸出現的一個新的名詞。在文化軟實力的眾多組成部分之中,教育一直是我國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一環。我國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一直把“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作為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高素質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養是提升我國文化創新能力的關鍵。而高校作為傳承文明和引領文化創新的重要建設基地,自然在對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丁學良在《什么是一流大學》中曾經提到,“大學作為孕育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新的組織形式和制度結構的基地,是國家軟力量的發源地” [1]。因此,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我國文化競爭力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科技和經濟都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完成了科技革命,進入了信息時代,實現了經濟的全球化,僅僅依靠物質條件來評判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已經遠遠不夠。在當今世界,文化實力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文化競爭力的高低逐漸成為評判其國際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國都在加強文化軟實力的建設,這也使得文化軟實力一詞一時間成為一個熱門詞匯。
“文化軟實力”這一概念最早是在1900年由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約瑟夫·奈提出來的。他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譯本《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2]。這一概念一經提出,立刻就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在這之后,國際上各種關于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和著作不斷涌現,像弗雷澤所著的《軟實力:美國電影、流行樂、電視和快餐的全球統治》等各類著作都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三、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等院校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進入高校校園,接受高等教育,感受高校的學術文化氣息。隨之而來的問題,則是一所高校如何能夠在眾多高校林立的今天展現出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始終屹立不倒。
高校校園的文化力也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部分。硬實力主要是指高校的校園占地面積、校舍建設、各種配套的硬件教學設施以及師資力量等等。這些硬實力就像是高校堅實的軀干,為高校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但是,在文化多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僅僅依靠這些硬件設施來開展辦學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在高校界中享有一席之地,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更加不容忽視。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是隨著高校的興起和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它不僅包括一個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辦學理念和文化特色,還包含其價值取向、校園精神以及各種行為規范,這通常是由高校的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四個層面所組成[4]。這種內在的校園文化軟實力不僅是一所高校的精神力、文化力和凝聚力所在,也同時體現了其創造力、影響力和制度力。高校通過這種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使高校師生潛移默化地接受著學校學術氣息和人文氣息的熏陶,這種無形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師生之間的凝聚力以及對自己母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使學校的綜合實力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提升。
四、加強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政府加大對各級高校的資金投入,各高校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師資力量也日趨雄厚,這對我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但是,在這其中,許多高校為了提升自己在高校界的地位,增加自身的競爭優勢,片面的只把追求發展速度,擴大自己的辦學規模,增加各種學科類別以增進自身的綜合實力作為了學校發展的目標
當下,加強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必要性有如下幾點:
(一)加強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使高校不斷適應變化著的現代文化、始終保持先進的精神力的內在動力
一所高校要想實現長久地發展,不僅要在學校教學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等硬實力方面加大投入,改革創新,更要使校園的精神力量延續流傳。硬件設施是固定不變的,甚至是可以不斷的更新換代的,但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理念則需要后人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只有始終保持先進的校園精神,樹立良好的校園風氣,不斷加強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才能使高校展現出最好的發展潛力。
(二)加強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和提升高校綜合實力的必然選擇
眾所周知,學校的教學配套設施和教學實力是一所高校提升教學質量的物質保證。但是,如果僅僅只有完備的硬件設施,而缺少良好的學術氛圍,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廣泛開展高校間的學術交流活動,調動廣大高校在校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于培養高素質人才,提升高校綜合實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路徑
(一)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以此來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所高校要想能夠得以長遠健康的發展,就一定要有一套自成體系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在校師生的行為。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備的制度管理體系,是高校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中之重。如果一所高校可以擁有一套自上而下的制度管理方針,那么,在校的師生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并在潛意識中自然而然的認同這一體系,學校的管理自然也會變得更加井然有序,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優秀的學者慕名而來,使學校的學術水平更上一層樓。
(二)注重校園文化軟實力與硬實力的結合
人的身體是由軀干和靈魂組成的,如果只有靈魂而沒有軀干,人就失去了可以依附的物質載體,但是如果只有軀干而沒有靈魂,那么這具軀干也只能是一具沒有精神支柱的空洞的軀殼。高校建設也是如此,硬實力就好比是身體的軀干,而軟實力就好比是身體的靈魂,二者缺一不可[5]。因此,既要堅強學校的各項硬件設施的建設,更要推進精神文化建設。
結語
總之,在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文化力越來越成為影響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而大學作為一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也逐漸在文化力的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的建設與提升,不僅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整個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內在要求。
參考文獻:
[1]丁學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