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慧敏
【摘要】隨著法制社會的不斷建立,我國的法律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和健全,伴隨著國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每個公民享有的權利,但是在法治觀念下的思想道德建設也同時應該不斷加強。文章主要研究在法制觀念下,職業技術院校如何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進行創新教學。
【關鍵詞】法制觀念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創新教學
法制觀念是人們對于法律的理解的基礎上,長期想成的一種意識,針對我國目前犯罪低齡化的現實情況,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勢在必行,而對處于青少年時期的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更應該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不僅是為了減少犯罪低齡化,更是讓學生形成健全的法律意識,成為保護自身的武器。作為大學生法制觀念教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體系尚未成熟,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與缺漏,應當從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內容等方面創新本課程的教學,并以此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
一、創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意義
在新時期下,對于人才的培養觀念也應該適當的發生轉變,針對我國目前青少年犯罪事故頻發的情況,加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青少年屬于學生階段,因此學校對其人格塑造起著極大的影響作用,這些影響作用來自教師的言傳身教和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另一方面,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就要結合社會的現實情況,不同時期有不同要求,不同時期有不同策略,因此創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是在社會發展中的必然結果,應該引起教學者的重視。
二、創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對策
1.改革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個年齡時期還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在教學活動中一旦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者一味的應用傳統“灌輸式”教學,學生可能就會出現抵觸情緒,從而教學成果不顯著,法制觀念的培養就更難見成效,因此,針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教師應該改革教學理念,認識到學生既是教育的出發者,也是教育的歸宿點,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來開展,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點,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形成法制觀念,從而影響學生的思想活動。
2.創新教學內容,重視學生的差異性。目前我國針對法律教育課程還是通修公共課的形式,教材也是全國統編的情況,造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課堂內容也就千篇一律,難有突破,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完全忽視,教學成果當然也就大打折扣。對處于任何階段的學生來說,差異性是肯定存在的,教學者對于不同學生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針對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不同專業不同教學內容的方式,對于學生專業課程內涉及的法律知識進行教授并輻射到生活實際中,加強學生的印象。也可以對于不同學生關注法律熱點進行單獨或者整體講解,將課本知識引申到生活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3.改革教學方法,開展案例教學。經歷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厭倦情緒,因此在課堂表現出來的就是上課不認真聽講,針對這種情況,教學者應該改革教學方法,制定適合學生心理特點以及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擯棄以往的教學思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針對這門課程貼近生活的特點,教師可以開展案例教學方法,將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在課堂進行講解,并且讓學生進行討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可以走進社會現狀,了解社會現狀,并且針對案例教學,教師還可以采用學生發掘案例的方法,在課堂上隨機或者以課堂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收集身邊的案例,并在課堂進行自主討論,教師進行指導,以這樣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培養的法治觀念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4.優化師資隊伍,施行分工授課。目前,對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存在的現實情況是:專業門檻低,師資隊伍不健全的情況,任課教師往往是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等課程的教師進行,而并非專業的法律老師授課,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偏離了這門課程教學的意義,不僅會造成講解深度不夠,甚至可能還會造成知識性錯誤,對學生造成誤導作用。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起高校領導的重視,在教師配備環節上,應該具有專業性,并且對于該課程教師的專業素養要定期進行考核、學習活動,保證教師的專業素養。另外,在法律不同內容的授課中,也應當考慮到教師的擅長點,進行分工授課,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學生接受到的知識的正確性,塑造他們的法律素質。
對于一個已經步人法治的社會來說,加強公民法制觀念對促進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綜上所述,法律作為保護每個公民合法權益的武器,是應該被每個公民所了解的,對于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教學者應該認識到其必要性,并且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改革,在改革中要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差異性、開展案例教學以及重視師資隊伍的專業素養,從而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法律意識,形成法制觀念。
參考文獻:
[1]皮偉,劉先凡.探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實踐環節新途徑[J].長春理工大學,20013(09).
[2]劉朝武.略論案例教學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的運用[J].高教高職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