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技術網絡化教學模式的發展,以慕課(Mooc)為特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帶來重大影響。本文將立足慕課教學模式自身優勢,從其教學資源組織、互動課堂應用等方面來歸納其特色,為深入推進大學英語課改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大學英語;慕課;優勢;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慕課作為近年來在線式開發課堂教學模式,以其獨特的交互性深深的影響了現代教育。高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慕課模式的應用,將教師、學生的角色進行了重新定義,尤其是在學生主體性上,以微課程、精細化課程為主要學習資源,突出學習的“交互性”、“靈活性”、“個性化”特色,必將對傳統課堂教學帶來巨大影響。
一、慕課教學模式的優勢
慕課(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縮寫,即由大規模在線開放式課程組成的微視頻學習資源。慕課從其誕生至發展,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在突出學生自主性、交互性、個性化學習方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順應學生需求來建構知識,增進學生自主、自由學習。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是以學生需求來組織優質教育資源。
從慕課誕生伊始,教師作為慕課的制作者,需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來優化學習資源,特別是應該講什么,如何去講,怎樣把握知識尺度,如何突顯知識的“精細化”等,都需要從教師的相互探討交流中來共同設定。同時,慕課微視頻資源本身更具特色,其時間長度約在5-15分鐘,在教學內容展示上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規律,試圖從明確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全面呈現知識,提升學生的認知效率。二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慕課模式多以課前方式來學習,學生從中來梳理問題,制定學習計劃,也可以根據自我需求針對性的學習某些內容。自主性學習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師灌輸的弊端,而對于學生不懂的知識可以從多次重復學習中來理解,實現自身的漸進積累。三是強調教學的互動性。在慕課微視頻學習中,知識的呈現方式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將事物與語言學習納入整體學習情境,倡導以相互探討、互動學習的方式來接受知識,從而打破了傳統被動受知的不足。互動性作為慕課模式的重要特色,更能夠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點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從互動對話中,啟發學生思維,增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特別是對某些問題通過多次反復學習,從學生自我學習中實現學生的高度參與。
二、慕課模式對傳統大學英語創新教學的啟示
慕課的興起和發展,對于高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帶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英語教師來說,如何從傳統課堂教學中,正確有效的滲透慕課教學模式,突出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優化課堂教學組織模式等方面,來借鑒并創新教學思路。
1.英語教師要提升自我信息素養
慕課作為建立在網絡環境下的線上微視頻,在制作上需要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大學英語慕課的興起,對教師信息素養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對各類軟件、工具、學習資源平臺的運用,從課程資源管理、課件制作方式、錄音錄像軟件,以及內容展示工具等方面,要能夠靈活的選擇和應用,來提升慕課的知識性、交互性、全面性。當然,教師在制作過程中,還需要從微視頻的拍攝、錄制、剪輯等方面,掌握相應的操作方法。所以,加強自我信息素養,增強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就尤為重要。
2.注重教師知識能力提升,突出慕課設計的個性化
與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比,慕課模式的應用,打破了教師獨占課堂的授課方式,將個性化教學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理解、掌握、運用進行統合,突出學生的參與性,尤其是在問題設置、協作學習、知識探究上,要立足深化知識間的銜接,強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內化與應用能力的提升。如在課堂提問設計上,傳統的提問是基于問題的展開,激發學生從興趣上、思維上形成學習動機。而慕課設計中的提問,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特別是在學生語言實踐能力上,將提問的焦點通過兩種方式來呈現。一種是展示性問題,便于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另一種是參考性問題,沒有具體的答案。實踐表明,對于學生來說,在參考性問題中,學生的語言使用更復雜,也更接近語言本身。因此,在慕課問題導入上,教師要善于從參考性問題設置上,發散學生思維,激活學生熱情。
3.注重慕課主題化探討,突出學生參與性
對于慕課主題的探討,要傾向于知識性、專題性,特別是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釋疑和爭議來增進學生的參與性,從中激發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力。同時,在師生互動參與上,教師要善于融入多種合作學習方式,如自由討論中的多種見解的迸發,角色扮演中不同視角的碰撞,成對交流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等等。
三、結語
作為新興課程教學創新模式,慕課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教師從傳統課堂組織中,融合了新的教學思路,相信大學英語教師在不斷學習與教學實踐中,快速運用并提升慕課的教學實效性,促進廣大學生從中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車雪.慕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契機[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01).
[2]張殿恩,王蘊喆.“大學英語慕課”建設思路與體系結構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3).
作者簡介:李思元(1980-),女,湖南張家界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