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慕華
摘 要:班主任在初中教學體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主要負責引導以及管理學生的學習、思想以及健康等。當前基礎教育正處于非常關鍵的轉型階段,這對班主任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紹了初中班主任需要具備的幾點基本素養,分析了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藝術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教育藝術
1.初中班主任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班主任,第一,應該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以及正確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以及思想境界,平時不僅應該努力學習教育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同時應該進一步深入認識班主任工作,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教育觀以及管理觀,而且應該將其作為個人行動準則,以此評價自己的工作成效。班主任最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應該是正確的教育理念,這樣才可以抱著正確的態度看待班主任這份工作,不斷創新管理班級的手段以及方法,提高班級管理成效。第二,初中班主任管理以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性格、年齡以及心理等諸多方面特點采用不同的管理教育手段,實現“差異化”管理和教育,盡可能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將學生的特長以及愛好充分發揮出來,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 不僅應該掌握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還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班主任應該努力學習、掌握多方面知識,不僅應該學習學科方面知識,也應該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方面知識,只有擁有豐富的學識才可以真的稱得上“為人師表”,為學生做好表率和榜樣,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提高學生管理和教育成效。同時,初中班主任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教育能力,在日常管理以及教育活動中靈活運用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有機結合教書育人和班級管理,使教育和學生管理成為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2.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藝術的幾點建議
管理和教育實際上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初中班主任想要提高班級管理成效,更應該把握學生管理以及教育的藝術性,用心感受、傾聽學生內心的心聲,全面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特點等,做到因材施教,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管理和教育學生,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將教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了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的藝術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采用制度化班級管理。建立科學、完善、系統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確保班級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保障,班級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系統性。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不僅應該強調學校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應該制訂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而保障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班級管理制度具體而言,應該包括行為規范以及班級管理條例等成文規定,同時應該包括班級文化建設、班級傳統、班風等不成文的管理制度,在班級上應該大力宣揚一些健康、積極的思想意識與行為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
(2)將班干部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班干部是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重要助手,也是連接學生和班主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有利于促進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充分意識到班干部的作用,成立一個班級管理委員會,任命表現良好、具有一定領導能力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和班主任共同管理、教育學生。在選拔班干部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遵循“公正”“公平”等基本原則,不僅要讓各科教師滿意,更重要的是要讓其他同學滿意,這樣才可以確保以后的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再者班干部選拔應該實施“換屆選舉制度”,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選拔出的班干部能夠讓學生滿意,也可以很好地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提高班干部的責任感,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3)注意把握管理和教育藝術。初中班主任應該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并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留心每一個學生的進步情況,平時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和支持,盡可能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班級氛圍。初中階段學生往往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點,然而思想并不成熟,班主任應該耐心、仔細地觀察學生在學習、思想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時開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一定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一定要平等、民主、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千萬不能偏心。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不僅僅是班級管理人員,同時也是學生的朋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正確認識班級管理工作,采用高效、科學的管理及教育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班級管理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大均,郭 成主編.教育心理學[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3.
[2]王林紅.漫談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甘肅教育,2006(12B).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北侖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