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鈺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肩負著傳承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的重任,為學生日后社會交往的語言奠定基礎,還培養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豐富的文化碰撞和交流對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口去說。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興趣 氛圍 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01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全面推進,教育和科技越來越成為決定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因素。曾經看似無足輕重的語文教學,事實上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語文,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其話題囊括古今中外,社科人文,對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起點也是決定點,對人才的培養有著絕對的影響。審視當下社會,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沖擊,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時常發生。
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交流也有了更多的方式和角度,這對人們的口語交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際不再只是一門簡單的技能,而逐漸成為一門深奧的藝術。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必須從小抓起,抓緊小學這一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由里到外,以小學語文課堂出發,為學生打造全方位的口語訓練和提高策略。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敢于發言。其次,教師應該和家長合作,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一起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最后,教師作為學習的促進者和資源的提供者,應當結合學生水平,深度開發教材,并借鑒外國先進理念,創設文化交流的真實情景,切實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終生學習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任務型教學的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和幫助者。因此,激發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興趣,培養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沒能對學生的心理和興趣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造成教學效果不如人意。為了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應嘗試以下方法。
(一)了解小學生心理特點,鼓勵和調控口語交際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面臨身體和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因此老師應當給予足夠重視。在口語交際方面,小學生具有愛說、愛鬧的特點,但往往詞不達意,說話缺乏重點。不過,他們能夠在一定的語境下,做出正確的語言選擇,具備口語交往的基本條件。因此,教師在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方面要選擇適當的鼓勵和調控策略,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糾正學生的錯誤時,要盡量避免批評式語氣,引導學生們暢所欲言。
(二)選擇貼合學生生活的教學資料,促進課堂交際活動和合作性學習
小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但書本上的教學材料,可能有些陳舊,缺乏時代背景下的新話題。因此,教師合理選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補充材料十分重要。這些教學材料不應該只局限于人文知識,也應該包括物理、化學、地理這些方面的知識,為學生打開視野,享受語文學習中的美感,真正建立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愛好。
二、家長和教師合作,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
良好的交際氛圍有助于小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言談,并學會交際技巧,同時在家中實踐自己所學的方法和技巧,由家長指導,深化口語交際能力,實現雙向調整。
1.在學校中。教師是營造良好口語交際氛圍的主要力量,而營造良好的口語的交際氛圍的場地是教室,時間主要是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和課后鞏固練習。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建立溫柔和威嚴并存的形象,做好有效的課堂管理。同時,教師應該想辦法營造寬松、開放、舒適的交際氛圍。寬松,是指學生不害怕犯錯誤,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寬容這一切;開放,是指學生在指定話題上暢所欲言,盡情傾吐心聲,不受到過多的限制;舒適,是指學生所處的環境讓他們感到放松、自由,沒有害羞、恐懼和懷疑等不安情緒及心理。良好的學習氛圍會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語言和記憶神經系統處于興奮狀態,由此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也應該借助課后作業,鞏固口語交際所學。
2.在家中。家長作為小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影響者,將對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好的家庭氛圍和正向積極的交流會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的發展。家庭是個人生活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個人接觸社會生活的第一個平臺。有了家人的引導,小學生能夠實踐課堂上所學的口語交際技巧,并進一步深化,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和家長建立聯系,有針對性地讓家長引導小學生進行基本交際,比如說,購物、道謝等。同時,家長也應關注和及時反饋孩子的口語交際發展,雙方合作,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
三、選擇多樣化的教學資源,開展豐富課堂活動,重在以讀帶說
(一)重視字、詞、句,循序漸進是關鍵
古語言:“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學階段的學習需要的是循序漸進,好的教師要善于分階段定制教學計劃,不要急于求成。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建立在基本語言能力扎實的基礎上,因此,循序漸進,重視小學生基礎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利用口語交際課,開展多樣活動,營造真實口語環境
口語的進步往往在于實踐中。教師應當利用每一節口語交際課,為學生創設真實語境,自然而然地引導出對話。創設真實語境的方法一般可以采用演講、辯論、復述和表演等方式。復述適用于一般課文練習。演講適合于單個學生,可以采取做值日報告的形式展開。辯論是班級形式的集體活動,非常具有挑戰性。表演最有趣味性,也能很好地調動小學生開口的欲望。
(三)以讀帶說,形成良性發展
沒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小學生是無法找到話題,開口說話的。只有閱讀更多的書籍,增長見識,交際能力才能得以發展。教師不應僅局限于課本,在補充材料方面,多增加各個領域的文章,這樣才能為口語交際提供話題。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合作,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面發展綜合素養為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再進行不斷的練習。這樣,一定能看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和更優秀的祖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