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學習型的課堂,利用這種課堂的優勢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并且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習型課堂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確保歷史學科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習型課堂 實踐 原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12
學習型的課堂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歷史學科思維,能夠采用歷史的角度看待問題。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在歷史教學中構建學習型的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并且在此基礎上學習必要的能力。在學習型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遵循學生主體性、合作性和創新性的原則,教學工作并不是簡單的停留在知識層面,更是促進學生長久性的發展。
一、初中歷史學習型課堂構建的原則
(一)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將學生放在主體性的地位。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圍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學習學科的知識,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和方法的使用上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并且要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學生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原則
學習型課堂的構建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作學習。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利用合作學習的機會學習知識,并通過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學到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從而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創新原則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必不能忽視的是創新性原則。教師在課堂中注入創新的內容,合理的組織歷史學科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二、初中歷史學習型課堂教學實踐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想要構建學習型的課堂,幫助學生進行學科學習的前提就是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歷史學科就本身來說特點鮮明,因此就顯得較為單一,然而歷史學科的內容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事件構成,教師可以在事件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習其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從而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進而幫助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學內容被教師簡單的處理,因此課堂教學難以深入歷史學科,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甚至覺得自己很難在課堂中學到歷史知識。
面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要不斷的總結經驗,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去調整教學目標和方法。在傳統歷史教學的基礎上加入新的內容,構建學習型的課堂,真正實現歷史教學的意義。教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并且愿意進行改進就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從自身出發去提升教學的質量。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這并不是說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工作,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措施與自身的轉變相匹配。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構建學習型的課堂首先就需要不斷的豐富學科知識,教師對歷史學科知識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教師也會存在知識的盲點,這是正常的事情,關鍵是教師怎樣去對待這樣的問題。教師要虛心的學習,學習的對象是多樣的,只要是能夠幫助自身提高的人和內容都是學習的內容。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會運用知識,學習知識的分析和重組,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
其次,教師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習一定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喜歡的、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確保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最大程度的傳授給學生。最后教師要學習一定的教育知識和理論,特別是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深刻的認識教育工作,而且還能夠幫助教師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目標。通過對心理學的學習,教師能夠更加理解學生的狀態,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和內容
構建學習型課堂的重要內容是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的選擇。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選擇與學習型課堂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學習型課堂要求在教師教授的基礎知識上加入學生的自學和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更加的多樣靈活。
首先講授法依舊是主要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基礎性的知識講解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選擇講授法的使用,基礎性的知識雖然簡單,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相當重要,學生只有打好基礎后才能進行一定的提升。當然在學生的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基礎性的知識會成為學生自學的良好材料,這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
其次是討論法的使用。在教學中討論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將講授法和討論法結合起來,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討論的課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意見進行討論,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吸取其他同學的長處,遇見難以解決的問題能夠在一起討論得出答案。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最后就是學生自學和探究方法的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是最能體現學習型課堂特點的方法,并且對學生的學習有積極的作用,應該在教學中積極的使用。
(三)重視探究學習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探究學習的重要作用,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習型課堂的特色,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建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都參與到探究學習中。在組織探究學習時,教師首先要合理的選擇學習的內容,學習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在學生能夠自己處理的范圍中,發揮它的作用。學習的內容還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發現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
其次教師要做好分組工作,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讓學生在一起既能夠完成學習的任務又能夠互相激勵、共同進步。最后教師要做好輔導工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確保探究學習的順利完成。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及時的進行總結,彌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疏漏,最終在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學習型課堂的教學工作。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重視探究式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和探究能力,確保學習型課堂的構建,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