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英語,作為我國全日制教育的基礎科目之一,承擔著培養學生英語素質、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高中英語教學,必須以實際運用和考試兩方面為出發點,才能符合現在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理念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74
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總共分為九個級別,包括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教育兩個階段。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中九年級,共六個級別;高中階段包括高一、高二、高三這三個級別。九個級別,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分級方式及標準,依據于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發展狀況、學習需求以及認知特點,同時體現出英語課程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一至五級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目標要求,即六年級結束時學生英語應該達到二級水平,九年級結束時學生英語需要達到五級水平。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標要求為六至九級,其中七級為普通高中畢業生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要求,八級和九級則適用于有意愿想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的高中生。
高中英語的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應對全國高等教育考試兩方面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探索適用的教學方法,依據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來改造高中英語課堂的建設,從而真正實現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
在整個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以實用性為出發點,并且以高考為指向,所以,在平時的上課中,有時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作為英語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綜合考慮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各階段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材料以及教學進度,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且能順利通過高考。
一、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個體差異
把課堂交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以求最大效率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應該對高中學生現階段的知識水平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的選取要詳略得當,難度適宜,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與樂趣,繼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好英語的興趣與信心。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獨特的學習經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輔導性的教學,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多跟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好朋友”。
在教學設計和安排上,要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與任務,抓住學生的興趣之所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的課堂,而不是僅僅是教師的舞臺之所在。
二、重視實際運用,多讓學生實踐
我國英語課程標準在描述各級目標要求時,采用的“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這也體現出了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課程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讓學生能在實踐中使用英語,充分發揮英語作為一種交流溝通工具的性質。所有課程的設置都應該以語言的使用為出發點,結合實際生活的各種情景,由易到難地實施語言實踐活動。不僅僅只是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比如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等等,真正意義上地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是引導學生正確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運用能力的標桿。在實際設計活動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明確活動設計的交流目的、意義以及操作的具體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指令明確、清晰。其次,活動要貼近生活實際,不能脫離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經驗。第三,活動的設計不僅僅要包括實際語言的運用,更要注重語言的輸入,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無法產生正確合適的語言輸出,同時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指的是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所采用的各種方法,和指導這些方法的理念。課程標準中,學習策略作為課程目標之一,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等。好的學習策略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效果。但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獨特的學習策略,而且學習策略的采用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所處環境的變化、經驗的積累而發生變化。
因此,在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安排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因材施教,幫助學生了解到自己不同的學習風格和特點,從而選擇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這有利于使學生采取更加科學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學習,并且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與能力
脫離文化背景的語言是不存在的,是無本之木。語言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之上的,語言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系。英語的學習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了解英語的本質。
在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關注所學內容中的跨文化內容,激發其跨文化交流意識,同時,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合理使用教材
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根據教學環境、學生的知識水平,實際生活經驗,考試需求,合理規劃教學內容的難度、深度與廣度。合理地對教材的內容將進行刪減、補充、替換、擴展和調整,而不是一味的依據教材設計課程。
六、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分布,經濟發展水平等等有著極大的差別,教育資源的分布也參差不齊。在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發揮自己的地區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教學資源雖然不是學生學習的必要的影響要素之一,使用得當,它會極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說黑板粉筆、幻燈片放映、白板、卡片、簡筆畫、教學掛圖、模型等傳統實物,廣播、電視、電腦等現代多媒體設施設備等。教師應當注意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多種教學資源交替使用,最大化其課堂教學的優勢。
七、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
學生往往最喜歡的就是教師開展活動,活動是現代英語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生動有趣的活動往往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長知識,塑造學生的性格,并且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與能力。
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根據高中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合理設計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學生去開展實施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活動組織能力。適合英語課程的活動比如說有朗誦、唱歌、講故事、表演話劇、英語角、辦板報、辯論賽等等。
高中的英語課程極其容易受到高考的影響,而忽略了英語學習的本質,作為英語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時常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并且將這些教學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實踐教學中去。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綜合發展英語語言知識以及實踐運用能力,才是現代英語教師任務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