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燕
【摘要】愛玩是每個兒童都具備的天性,通過兒童愛玩的天性與教學相互結合就形成了游戲化教學模式,為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措施。本文針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游戲化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指出了要將以人為本的觀念融入到教學互動中,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活力與效果。
【關鍵詞】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模式;運用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通過游戲的形式能夠釋放兒童的天性。但是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之下,教師與家長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方面,導致兒童缺乏有效的游戲時間。同時,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起與積極性,科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將游戲與教學相互結合,一方面為兒童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讓兒童寓學于樂,在游戲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一、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模式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正確的游戲化教學觀念
通過相關的調查與訪談可知,一半以上的小學科學教師認為游戲與學習之間相互對立,通過游戲并不能夠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因此這部分教師幾乎從來沒有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進行科學教學。這部分教師錯誤地理解了游戲的含義,沒有意識到游戲對于兒童來講也是一種教學,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科學教學。此外,還有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對游戲化教學模式存在偏見,認為游戲破壞了傳統課堂的嚴肅性;而其他一些教師雖然認可了游戲化教學所具有的功效,但是認為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存在困難,缺乏可行性。
(二)教師缺乏必要的游戲化教學能力
首先,教師沒有掌握科學的游戲化教學方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負責簡單的講解規則與布置任務,自己并不參與到游戲中,導致出現了“為了游戲而游戲”的情況,對游戲化教學的效果造成影響。其次,教師沒有游戲自主開發的能力。在小學科學教師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游戲大部分都是通過網絡、教材等渠道獲得的,這種游戲并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部分教師認為進行游戲自主設計難度太大,而且不一定能夠吸引學生;部分教師認為進行游戲自主開發過于浪費時間。
(三)學校科學教師師資力量薄弱
當前,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出現了學歷不高、年齡較大、其他學科教師兼職的情況,導致小學科學教學的專業化水平較低。大部分的小學科學教師都安于現狀,逐漸產生了職業倦怠心理。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會逐漸喪失自主精神與創造意識,加劇了教師時間操作能力的退化。
二、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模式運用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觀念
首先,要正確地認識游戲與教育之間所存在的關系。教育理念中包含了教學理論與教學意識,擁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教師往往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教師都存在著行為與理念脫節的情況。因此,教師應該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與教學觀念的及時轉變。小學科學教師應該正確認識游戲與教育之間的關系,明確游戲化教學的優勢。其次,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僅僅更新教育理念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將自身的行動與理論相互結合。科學教師應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將游戲化教學模式真正運用到小學科學教學中。
(二)提高科學教師的游戲化教學能力
1.要對科學教師進行有效的教育培訓
當前教師教育培訓工作存在效率較低、重點不突出、觀念滯后等問題,導致教師沒有相關系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參考與借鑒,提高教師運用游戲化教學的能力與自信。首先,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工作。對科學教師進行集中的專題培訓,讓教師能夠在短時間內更加有效與及時的掌握游戲化教學要領。小學科學與游戲教學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針對科學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具有特殊性,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選題要與時俱進;第二,培訓要知行結合;第三,培訓要強調后續調查與指導。其次,建立相關的專題網站。教育培訓萬丈具有成本低、見效快等特點,能夠為科學教師帶來極大的便利。
2.提高教師的游戲自主開發能力
首先,為科學教師創造寬松的游戲自主開發環境,讓教師在進行游戲開發的過程中能夠具備充足的空間與自由,為教師游戲的自主開發奠定基礎。其次,科學教師應該建立科研小組,共同進行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探討與研發,通過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高各自的游戲開發能力。最后,將游戲開發結果運用到實踐中進行驗證,通過學生的反饋、評價等對游戲化教學進行改進與完善。
(三)建立游戲化教學的發展性評價制度
發展性評價方式將評價的重點集中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能力與意識,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之下,現行的評價制度存在著主體、方法、形式等單一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評價也應該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能力與素質作為評價的重點內容。在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中應該重視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體現出來的創意思想、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進行評價。因此,要轉變傳統的單一的評價方式,實現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實現發展性評價制度的建立,真正發揮游戲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優勢。
(四)注重科學學科資源的開發
在一定程度上,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程度對課程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我國小學科學教學運用的大部分都是傳統的教科書,忽視了其他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科學課程知識與生活實踐是相互聯系的。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要關注兒童對于游戲的需求,實現有效與科學教學的相互聯系。隨著專題課程資源王章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更多的學科資源被挖掘與利用,實現了教師教育視野與知識面的不斷拓展,進一步促進了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推廣與普及。
總結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快速發展,對人們的科學素養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小學科學肩負著培養兒童科學實驗的重任。針對小學科學教學中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嗎,應該通過游戲化教學對其進行有效地解決,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效果,讓兒童能夠寓學于樂,一方面在游戲中開發兒童的天性,另一方面在游戲中幫助兒童學習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李樂,劉玉倩.游戲化教學模式在“C程序設計”中運用研究與實踐[J].電子制作,2013,07(87):126-127.
[2]陳圣白.小學英語游戲化教學的建構主義視角反思[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05:80-83.
[3]毛加寧,劉忠琦,蔡芳.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與實踐——以小學科學《七色光》教學片斷設計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2:127-130.
[4]梁鱗.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探討[J].戲劇之家,2015,07: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