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學習的費時低效現象仍然困擾著廣大師生。本文總結了大學英語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學生積極主動性差參與度低,應試教育,網絡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成效不明顯,語言應用實踐機會缺乏等現象。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嘗試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促進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將教學與學習延伸到課外,對學生語言認知能力,運用能力以及個人交際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現狀 合作學習模式 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111-01
隨著我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經貿文化往來日益頻繁,社會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也促使教師在外語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成效。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1]。
但是,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 英語學習的低效現象仍然困擾著廣大師生。大學英語讀寫課堂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語法翻譯方法為主的教學模式仍然占很大比重。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內容上依然較多地重視語言知識的講授,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大班多媒體授課環境下,有些教師只顧展示多媒體課件,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走馬觀花的各種信息和知識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應有的輔助作用。英語課堂上,往往只有部分學生參與,而其他人消極回避。學生過多關注背單詞,做練習,不交流,不敢交流。英語變成了 “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有些學生因為英語成績差底子薄,大班授課跟不上老師進度,索性消極放棄。而且,目前大環境下,四級考試與學生畢業和就業息息相關,很多學生以應試為目的,平時上課消極被動,不參與課堂互動討論,寄希望于考前突擊。還有一些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指導。
很多高校適應網絡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要求,更新先進的計算機設備,購買新版自主學習軟件,建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心,建立專門的語言實驗室,為廣大學生練習和提高聽說能力提供物質保障。 但問題依然存在:很多網絡自主學習流于形式,讀寫和聽說課程關聯性不強,學習任務及計劃安排不合理, 缺乏長效的監督機制,沒有必要的指導和反饋等。諸多因素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 學習方法不得當,有的學生甚至投機取巧, 利用答案完成任務了事。在上機時間上網聊天, 打游戲。
此外,學生缺少運用語言的機會和環境。目前大學校園里英語活動逐漸豐富,英語角,英文卡拉OK大賽,CCTV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美文背誦大賽,英語短劇比賽等。但由于參加人數和活動次數等方面限制,并不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生使用英語的語言環境。課堂之外學生很少有機會使用英語,以上種種因素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理念和實踐之間還有差距。
針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嘗試在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之后,受到了很多國家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合作學習被譽為20世紀后30年來對提高學生成績最具影響力的9項教學改革策略之一[2]。合作學習主要代表人物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研究中心約翰遜兄弟認為: “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3]。”與傳統教學相比,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4]。
合作學習最大限度地增加師生互動,學生間互動和教師間互動,被稱作迄今為止最有成效教學方法改革。約翰遜兄弟提出“ 社會互賴理論”,它假定:“社會互賴的結構方式決定著個體的互動方式, 因此也決定著活動結構。積極互賴產生積極互動,個體之間相互鼓勵和促進彼此的學習努力。”同時也提出了合作學習的五個基本構成要素:① 積極性相互依賴:學生需要小組合作來完成小組任務。通過共同目標,共同獎勵,分享材料,分配任務等方式實現相互依賴。② 建設性直接交流: 共同討論學習任務, 集思廣益,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分工合作,促進自己和他人的學習。③個人與小組責任: 每個成員都對小組負責;學習和做出貢獻。④小組協作技巧: 學習必須的社交技巧,同伴間形成和諧的工作學習關系;培養領導力,執行力,交際能力和處理矛盾的能力。⑤小組評價: 共同討論和評價學習的進展情況。
合作學習有效整合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相互競爭。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不同,合作學習重視師師互動,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同事可以相互分享經驗,相互啟發思考,以達到完善教學內容,積累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等目的。在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轉變為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這種親密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消除了學生的敬畏和膽怯心理, 緩解了因學習造成的心理壓力。
合作學習“把互動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關系的拓展上”[5]。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有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師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下,將學生按年齡性別、學習成績、能力傾向、民族等因素分組,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共享知識和學習方法,使學生互教互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合作學習過程中,個人競爭轉化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小組成員的表現和努力與小組成績息息相關。成員個人的學習焦慮降低,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強,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競爭意識也隨之增強。在完成各自分任務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發展和表現的平臺,激發其學習動機和興趣。與此同時,學生們也在團隊交流和協作中鍛煉和培養了與人溝通交流和表達能力。合作學習可以將教學和學習活動從課堂延伸至課外,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實踐活動的機會,也有益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探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6]。但合作學習模式對教師的專業儲備,業務水平和課堂組織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挑戰。因此,在合作學習本土化過程中,理論的引介與探究固然重要,但是很多現成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方法并不能直接遷移到大學英語課堂中來。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認識和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和方法,用積極的態度推動合作學習,靈活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合作學習內容,及時反饋反思,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促進教師自我發展。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習慣,避免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探索合作學習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Marzano RJ.,Pickering DJ,.Pollock JE.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rks: Research-based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1,9.
[3] Johnson,D. &,Johnson,R. 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1989: 123.
[4]王坦.合作學習述評[J].山東教育科研,1997(2):33-36
[5]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 2002, (2):68-72.
[6]王坦——原理與策略論[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賈鴻麗,內蒙古民族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