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師要緊抓物理實驗教學、基礎知識授課和習題講評課,采用先進的教育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藝術。藝術的真諦在于創新。變教為學→活教活學→會教會學,應是當前教師轉變教學的觀念,力求達到目的,特別是物理教學應叢根本上改變:以解題為中心,從理論到理論,教師灌輸,學生接收傳統模式,拋棄那種就一個問題,反復講、重復練;講理不見物的陳腐教學模式。
一、物理課堂教學中,致力于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
1.導入新課從創設情景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創設情景,提供新穎、奇特、驚險、多變的現象,配合教師生動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及動用其他對比鮮明的教學媒體,能夠很好地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激發學生的直覺興趣。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到情景之中,可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靈活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去激發和培養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激發認知沖突,這是保持學生有意注意、激勵學習動機最有效的途徑。同時教師也要以飽滿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效果出發,精心設計,精心引導和組織,將最新穎的教學方法深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用一些實驗模型、投影、錄像、多媒體、物理故事、謎語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有效抓住學生心理,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要依靠所創設的實驗情境的內容和教師的引導,將學生的無意注意轉變為有意注意。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式學習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不斷對大千世界產生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物理教師,只要在教學的每個環節,有討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并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抑揚頓挫,感染力強
所謂抑揚頓挫,就是教學語言應該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節奏感。將表情、手勢、停頓、操作等無聲語言與聲調、輕重音等有聲語言恰當地配合起來,使教師的講解有聲有色,更能激發學生的智力活動,從而使課堂氣氛有節奏、有旋律、有起伏,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不斷地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推向高潮。魯迅先生的老師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魯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課堂語言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要之處,適當提高聲音,促其注意;關鍵之處,稍作停頓;需熟記的內容,不妨和以聲韻,以利記憶。這樣,就可以增強感染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生動形象、直觀性強
所謂語言直觀性,就是指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既活潑、有趣、逼直,又深入淺出、易于接受。語言直觀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師能深入淺出地選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味,降低學生思維的難度,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串聯電路中,開關就是老大,閉合開關,兩只燈泡同時發光,斷開開關兩只燈泡都熄滅,說明串聯電路中的開關可以控制所有的用電器,這樣生動直觀的描述,增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形象理解。
所以,在許多教學難點上,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就可以把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之感,在增強理解知識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從教學實際來看,很多物理知識單靠老師講,學生比較難理解,而且抽象化的知識較多。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這些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易于學生理解掌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具有容量大、信息多等特點,這是傳統的教具和教學方法難以實現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輕師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物理教學中,對一些較難操作的實驗,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形象地將其描繪出來,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產生動手操作的欲望,從而主動思索,實現思維的拓展與延伸。我們要摒棄傳統的注入式、灌鴨式教學,利用多媒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深度、進度和廣度,便于學生進行研討、交流,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智能。
五、狠抓物理實驗教學,全面提高學生能力
實驗是學習初中物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法,認識任何宏觀現象,都離不開實驗事實的支持。我們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實驗教學,發揮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現行教材來看,物理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動手機會多,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類實驗活動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要搞好物理實驗教學,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現行教材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簡單,實驗器材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實驗的創新設計,鼓勵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并敢于提出問題,對現有實驗進行大膽創新,適當改變實驗目標、要求,提出新的實驗課題,從而改進原有的實驗。當然,在實際教學中,實驗設計要注重聯系教學實際,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實驗具體情況出發,控制實驗難度,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搞好物理實驗教學,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使學生掌握常用基本儀器的構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確使用儀器進行觀察、測量和讀數;②使學生掌握有關實驗的一般原理和實驗方法;③使學生學會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并能進行運算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要特別注意學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學生實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用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手實驗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進而鞏固基礎,實現實驗能力和解決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
六、巧于點撥、啟發性強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指明了教師要抓住恰當的時機進行啟發、點撥。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是要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其首要條件就是教師的教學語言具有啟發性。這要求教師的講課語言要跟當時學生的思想聯系起來,與學生的接受水平盡量貼近,在各個教學五一節中靈活機動地運用教學語言,使學生接受所學的內容。如在講“聲音的發生和傳播時”巧設導語:“耳朵的功能是能夠聽到各種聲間,那么聲音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中的呢?”廖廖數語,就將學生引入了知識的殿堂。再如,講述“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時,在學生了解了摩擦有時是有益的、有時是有害的后,問: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減小有害的摩擦呢?讓學生思考。教師再舉例啟發:鞋底為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紋?要使自行車盡快停下來,應該怎么辦?就這樣,教師的話語輕松地敲開了疑惑之門,引出了思維之路,使學生學得更積極主動。
總之,提高教學語言藝術水平值得每一個教師重視,教師在精心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注意平時多加強語言文學修養,關注一些生活細節,這樣會使語言水平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得心應手,妙趣橫生。
參考文獻:
[1]韓學東.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材觀.中小學教學與研究,2011.09.
[2]張秀鋒.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新課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