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樂春
【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對學生諸多方面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發展,班主任工作不能停留在傳統的“老辦法”上。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成為一名能引導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發展的班主任,顯得至關重要。我們要創新思路,轉變觀念,運用便捷有效的手段,優化工作方式,以達到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目的。
【關鍵詞】班主任擺正態度;更新觀念;智慧創新;班級管理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事業不僅需要具有“俯首甘為孺子牛”忘我精神的班主任,更呼喚“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具有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班主任。任何教育方式在反復使用多次后,它的教育功效都會減少。因此,班主任要想班級始終充滿活力,就必須不斷改革班級管理策略,不斷研究更能適應學生身心特點的活動方案。因此,現行教育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
一、態度正,做一名陽光班主任
態度決定一切,我覺得在今天市場經濟的大潮下,這顯得尤為重要。
敬業愛崗,是任何一個員工在工作中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而教師,尤其是教育陣線的排頭兵的班主任教師,更應如此。因為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沒有科技領域里的鮮花和掌聲,沒有潮流職業的榮譽和地位,也沒有企業老板的收入和驕傲。需調整好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看待自己的職業,對待自己的工作,用主人公的心態投入工作,用主人公的責任感激勵自己,做一名陽光老師,陽光班主任,不被外界的潮流所動搖,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心血,播撒自己的汗水。否則沒有熱情工作,也喚不起學生的激情和動力,老師、班主任不陽光,學生也不可能陽光!
二、觀念對,做一名理性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規范人的外在行為,完善人的內心世界,培養創新人才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先進的教育思想作指導,目前開展的新課改首先是教育觀念的改革也說明此理。所以作為在學生全面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班主任充分認識新時代賦予班主任角色新內涵,更新觀念。
1.指導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學生德、智、體、美、勞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工作都要教師參與和實施,尤其是班主任起著無法代替的作用。這種作用發揮得愈充分,學生的健康和諧發展就愈完美。
2.協調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影響
社會對學生的影響有利有弊。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分析社會的利弊因素,加強上進心、社會責任感教育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取,不要重蹈他人覆轍。
家庭對學生的影響也因家庭而異。這需要學校和家庭之間進行溝通,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工作的主導作用。班主任應該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做好家長工作,爭取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3.具備良好的素質
班主任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因此班主任的素質要求很高,具體說來,班主任一般應具備思想品德素質,知識能力素質,個性心理品質,審美素質,教育機智等。這些可以綜合表現為;是豐富的知識、經驗,是觀察的敏銳性,思維的靈活性和意志的果斷性的獨特結合;是獲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藝術。
三、思考全,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
班級是教育管理組織中最微觀的實體,所有的教育都必須憑借班級這個平臺。班級也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學校班級生活是學生成長中最重要的階段。學生好比是種子,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才能生根、生長。作為班級“首席執行官”的班主任,需要在端正的態度、正確的理念下去努力探索自己工作中的藝術性。因此在工作中盡量全面思考,力求自己成為一名智慧的班主任。
1.追求合適的管理模式
班主任在具體管理自己的班級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思考一下管理的模式,也就是怎樣讓自己的教育目標在教育工作實踐中得以實現。
2.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
教室是學生在學校停留時間最長的場所,是教育活動最基本的場所。我認為學生可見的一些設施都可稱為教室的物化環境。作為學校校舍設施和校園布置,這是學校領導過問的,但班主任需對自己班上的門窗、桌椅、講臺、風扇進行用心的管理。
此外,班主任應巧用心思,增加教室的人文意蘊,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狀態。整潔優美的人文環境能陶冶學生美的情操,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能使學生以舒暢的心情從事智力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四、最后,力爭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在與我的學生們相處的每天里,我付出了自己全心全意的愛,得到所有學生的純真、尊敬的愛,也得到所有學生家長的信任、支持的愛。生病時來自學生、家長的問候,生日時來自學生的祝福,節日時來自學生的看望,使我覺得選擇了教師無比的幸福。
教育是一項永恒的事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永恒的課題。無論是面對知識經濟的出現,還是新課程理念的潮涌,都需要班主任以全新的思維來反思我們的班級教育。作為班主任,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從課本中學,從實踐中學,從研究中學,從同事中學,從學生中學,從家長中學,做熱愛學習、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
參考文獻:
[1]萬瑋.班主任兵法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
[2]魏書生.家教漫談漓江出版社,1996.
[3]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