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初中數學復習課目標是通過這門課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結構化認知及創造性﹑個性化的統一,并在統一中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對此筆者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數學復習課目標實現的途徑,從實現途徑中得出了初中數學復習課更應該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入手,以期達到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復習
初中數學復習課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對于這門課,所有教師都已經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但在對此課程的目標定位上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也間接地導致了初中數學復習課產生的教學效果優劣并存。眾所周知,復習課是指在單元教學和學段教學結束后,對已學過的知識點進行系統復習﹑鞏固整理的課程。其目標是通過這門課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結構化認知及創造性﹑個性化的統一,并在統一中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
很多教師對復習課的目標定位是通過此門課的教學迅速地提高學生分數。這本無可厚非,但是,站在整個初中學科教育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目標已經不適合當下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了。新基礎教育更側重于對學生整體綜合思維方式的培養。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誰都懂得,在考試之前,要領著學生進行多次復習,這個工作看似簡單,卻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個別學困生對剛剛學過的課程,甚至還沒有學會,更需要通過復習,讓他們不但要把沒搞懂的問題搞懂,而且還要把知識條理化,深入化,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人在初中數學教學崗位多年,我認為初中數學復習課所體現的這個綜合,恰恰要從解決問題的能力入手。通過調查,我發現目前在學生學習中,尚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思維的發揮:
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學生剛剛學完課本的最后一章,就把前面學過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忘的差不多,而好多題目就是建立在這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上的,為此,在解決問題時就不那么得心應手,出現了知識生疏,不能系統地將前后學過的知識連貫起來。
二、做過的題還會出錯
在復習時,我常常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但問題提出后,沒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甚至不留思維空間,往往急于自問自答,說出結果。顯然,學生跟著老師時是聽懂了,但沒有經過自己深入的思考,對題目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學生在復習中,對很多做過的題,還會繼續出錯。
三、解題思維不能展開
有時我在備課的時候,對要講的問題會提供多個解決方法,但在教學中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如學生的思路與我的思路不符,或學生的想法不切實際,我不愿打亂既定的教學計劃,干脆采取回避、壓制措施,這就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束縛。
四、復習題目選擇不當
如對一個問題的設置梯度不夠,或梯度過大,都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活動不能深入展開,或思維卡殼半途而廢。起不到復習提高的作用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準備在復習課中采取以下一些改進措施:
(1)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把前后知識連成網。不能讓學生一味的做題,測驗,在基本知識還沒掌握和條理化之前,做再多的題也是徒勞無功的。只是在搞題海戰術,認知只是停留在解題的表面,沒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和系統的解題方法。
(2)舉一反三,精益求精。選出一些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會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研究完直角三角形的三邊具有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后,可提出問題如果是在鈍角和銳角三角形中,三邊的平方之間又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這樣不僅能深化對定理本身的認識,還能進一步將知識進行拓展,研究問題更全面,認知系統也更為完整。
(3)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當學生提出錯誤的想法時,不要急于打斷,當推斷結論與事實矛盾時,他自然就會明白,一次在復習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時,我提問了學生一道判斷題“兩直線的位置關系不是平行就是垂直?!彼卮鹗菍Φ?,這時一部分學生用急切的眼光看著我,意思是他說的不對,而我并沒有急于否定他,轉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正方體,選定其中一條棱并標注出字母AB,讓這個學生上黑板找出和棱AB平行的所有棱,在找的過程中,他發現有兩條棱和棱AB平行但不在同一平面內,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題目中缺少了“在同一平面內”這個大前提,對于其他出同樣錯誤的學生也弄明白了。
(4)展現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在此基礎上精心設置問題的梯度,通過幾個問題串,把難題分解開,步步深入,引導學生自然得出結論。例如在復習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有這樣一道題如圖(1):AC⊥BE于C,DF⊥BE于F,BF=CE且AB=DE,試問FG=CG嗎?
(1)
(2)
大部分學生想不到要兩次證明三角形全等才能得出結論。在這樣的情況下,降低難度,先讓學生做這道題,如圖(2):AC⊥BE于C,DF⊥BE于F,BF=CE且AB=DE,△ABC≌△DEF嗎?這樣就提示學生先證明兩個大直角三角形全等,再證兩個小直角三角形全等,進而得出對應邊等。
(5)因勢利導,把錯題集中總結。平時的作業和小測驗中,難免會有一些錯題,那就應在一個本上,及時、準確地注明出錯的原因,做好每道錯題的解題反思,并批注考察哪個知識點,如果是幾何題的話,用紅筆描出基本圖形,這樣做,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應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積極探索復習課的內容與方式的改進,以更好的適用于全體學生,當然,教學實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理論與實踐也不是簡單的套用,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細心領會,發現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毛飛飛,姜春林.淺談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交流中的留白和補白[J].中國數學教育(初中版)2009(7/8):29-30.
[2]姚磊.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的應用.成才之路,2011(33).
[3]張金鳳.提高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教育教學論壇,2011(25).